文.釋德澡
一九六六年農曆三月,上人成立「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」。當年,上人與四位弟子仍借住普明寺,二師兄德昭師父回憶:「我們四位師兄弟只有一件棉被、一件毯子可以過冬。」這兩件都是回收的,其中一件還是人家出院不想帶回家的。
花蓮靜思堂銅門以十六幅浮雕,敘述證嚴上人出家求道、創立慈濟的經過。1966年5月,上人於普明寺成立「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」,開始從事濟貧救苦的工作。(攝影/蕭嘉明)
據慈濟文獻記載,一九六九年那年年初特別寒冷。當時在台電上班的蔡秀梅小姐,用年終獎金買了幾件毛毯要送給上人及師父們。看到質料這麼好的毛毯,上人並未留著自己用,而是說:「我們多買幾件,送給照顧的家庭。」這也是慈濟首次冬令發放的由來。
1969年2月9日,慈濟功德會於普明寺首次舉辦冬令發放,除了當月的白米及生活補助金外,還有毛毯、冬衣及過年紅包。(圖片來源/花蓮本會提供)
只有兩件回收的被子,即可見早期上人與弟子的生活極為匱乏,但上人心心念念還是受苦受難的眾生,總是將最好的給需要的人。「質料這麼好,就給照顧的家庭。」這段話,蘊涵上人對人、事、物總是懷著「感恩、尊重、愛」,以及同理心與慈悲心。
只有兩件回收的被子,幾位長老師父當初如何度過嚴冬?每思及此,心中一陣難過與不捨。
◎一甲子百衲被
靜思精舍21種手工之一,此為1964年至1965年,德融師父織毛線衣的機器。(攝影/沈冠瑛)
「這件棉被是純手工的,是慈師父與我合力完成的。」德融師父努力回想,「已忘了是何年,就是跟上人修行的第二年(一九六五年)。」飛越記憶的河流,一甲子的片段歷史,湧上融師父的心頭。
「這件一定要好好留著、保存,不能丟掉、不能拆掉。」融師父重複強調大師兄慈師父的交代,因此他將棉被小心翼翼地存封在放有樟腦丸的置物箱裡,如寶物一般,沒有多少人知道它的歷史與早期長老師父的點滴記憶。
靜思精舍秉持自力「耕」生的家風,常住二眾利用養樂多空瓶為模型,製作「不流淚的蠟燭」。(圖片來源/花蓮本會提供)
靜思精舍秉持自力「耕」生的家風,生活極為刻苦,吃了這一餐,不知下一餐在哪裡的窘境經常可見,因為填飽肚子都困難了,其他物資更談不上有。因此,長老師父總會想方設法做手工補貼家用,或利用回收物製成可用的物品,以補生活的不足。
早期常住師父們鋸木柴用以燒柴煮飯等。(圖片來源/佛教慈濟基金會版權所有)
為了追尋往昔的歷史,我很幸運,讓融師父存封一甲子的記憶再度浮現。融師父表示,以前什麼都沒有,連棉被也沒有,就去撿人家不要的布,連連接接,有多少布就做多大尺寸的被子。「本來是小小的,是陸陸續續有布了,一塊又一塊的接,才有這件。」融師父說,這件棉被的材質部分是棉花,並摻雜著尼龍布料。
經過近六十年的歲月,這件百衲被仍可看見早期靜思精舍刻苦的歲月痕跡。(攝影/釋德澡)
這件由多種素雅顏色組成的棉被,經過近六十年的歲月,雖然有汙漬及破損,卻可見師兄弟凝聚向心力與生活情感的痕跡。如今,每當蓋著溫暖的厚棉被時,想起從前上人及長老師父們單薄的棉被,以及睡夢中拉來拉去的景象,更提醒自己要學習他們耐苦的精神和堅固的道心,持續為常住與人群付出。
◎回收碎布製棉被
德昭師父也有一件近六十年歷史的碎花布棉被,現在看起來雖然老舊,但仍保持得非常完整、乾淨。
德昭師父的碎花布棉被,雙面卻是不同布料,雖然看起來老舊,但仍保持得非常完整、乾淨。(攝影/由左而右:江仙竺、釋德澡)
十多年前,我曾與他住同一間寮房,一天他慎重地告訴我:「這件棉被送給你,要好好保管。」
「怎麼有這件棉被?這麼花!」我隨口請教昭師父,他只說:「『古早』以前車縫的。」
當時,沒有將「古早」二字當一回事,壓根兒不知道它是件古董。我蓋了一、兩次後,覺得這件被褥既重又花俏,便將它放在箱子裡。久而久之,早已忘了它的存在。
回想起早期靜思精舍生活,德昭師父仍歷歷在目。(攝影/蕭惠如)
這幾年來,上人一直要我們盤點自己生命的價值,希望將慈濟人的歷史收藏在目前規畫中的「靜思閣」。這讓我想起了這件「碎花布棉被」,也促使我想探究它的歷史。
想起早期的艱困歲月,對於只有一件棉被、一件毛毯,昭師父一派輕鬆,笑著形容他們每天「搶被」過冬的情形:「真的很冷、很冷,大家拉來拉去,睡夢中搶贏的就蓋得到。」他笑開懷:「因為側睡,睡中間的那個人最可憐,因為拉扯中,冷風都灌到他身上。」談起這段日子,昭師父沒有任何埋怨,只是雲淡風輕地敘述著他們修行中的一段歷程。
慈濟功德會成立前兩個月,縫製嬰兒鞋成為長老師父們的生計主力。(攝影/黃錦益)
早期縫嬰兒鞋,是精舍自力「耕」生的經濟來源,同時也是做慈善救濟主要的後盾。而嬰兒鞋的布料,是來自當時花蓮有名的「美美布店」。精舍回收布店用不到的邊布和碎布,除了製成嬰兒鞋,也讓長老師父們車縫了幾件棉被,讓他們度過一年又一年的嚴冬。
昭師父說:「我僅存這件,是平慧永老菩薩一起幫忙縫製的。其他的都送給有需要的原住民了。」當時,美美布店打下來的邊布,有不少是三角形一小塊、一小塊,東缺一角、西缺一角。昭師父表示,車縫一件棉被非常費時,「先裁剪成整齊的三角形,一塊塊拼拼湊湊,有時用手縫,有時用桌上型手動式的裁縫車製作,斷斷續續,經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才完成。」睹物思情,立刻勾起昭師父的回憶,他知足、感恩地說:「雖然是小小的、醜醜的,但是蓋得非常歡喜。」
常住師父21種手工之糊水泥袋、嬰兒鞋及養樂多蠟燭,見證早期靜思精舍克己、克勤、克儉、克難的點滴。(攝影/張阿英)
「昭師父,我有聽您的話,有好好保管喔!」「你不說,我都忘記了。」昭師父打開記憶的盒子,遙想過去,才得以讓精舍再增添一段寶貴的歷史。我慎重地回答:「這件棉被具有歷史價值與意義,是寶!怎可忘記?」
所幸,我將它保存得完好,更希望透過回憶,見證早期靜思精舍克己、克勤、克儉、克難的點滴,讓世代的靜思弟子都能知道,早期生活雖然不易,但大家還是跟著上人慈悲的腳步,一步一腳印救濟苦難,照亮社會黑暗角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