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潤:吳碧華、陳靜惠、慈拓
攝影:鄭素月、慈拓
資料來源:大愛台「證嚴法師法音集」、德佺師父口述
精舍的總務工作林林種種,例如平時就要去了解日常用品是否足夠,不夠的話就要補足;又如換洗寢具、棉被收納等等,這些都屬於總務的範圍。聽起來好像很容易,其實處處都要很用心,尤其是辦活動或是過年過節的時候,大家都有相同需求的東西,這時就要趕快備好足夠的量,以便大家取用。正因為總務工作的細瑣,讓我只能更加用心,也在這尋常的職事當中,有了更多事、理相應的體悟。
習氣積累成無明煩惱
我們在寮房常用的寢具就有墊被、蓋被及枕頭三種,其中枕頭套是每十天換洗一次;女寮、男寮的被單則分別在月中、月底換洗。這些都是出坡的類項之一,大家都會共同承擔,不是一人可以獨力完成。每次更換下來的被單會推至頂樓集中清洗,每一部推車通常是一整層寮房的量,為數頗多。要將被單放進洗衣槽就必須翻動被單,這時常會聞到一股很不好的氣味。我心想:「這不就是像我們的習氣,遇到外境就會現前嗎?」
只有一件被單時,並不覺得它有什麼異味,若是堆積了一定數量,就會有股難以形容的味道;我們的習氣也是這樣一點一點累積而不自覺,經年累月後,那種無明就很可怕了!只是被單經過數次洗滌,還能清洗乾淨,而我們每天薰法香,是否有警覺到我們內在的無明、習氣,是否真正下定決心將它去除呢?
生命的價值,因付出而豐富
曬過太陽的被單,放到倉庫收藏時,就會讓整個倉庫變得很清香,但我們要是擔心被單弄髒而不敢拿出來使用,那麼也只是擺著好看而已。我相信,被子的功能、良能是去溫暖人的身,如同我們去付出善與愛,就能夠溫暖人的心。我們的生命若像倉庫的棉被,不去使用、付出,生命的價值在哪裡?這也就是 上人在講的《法華經》,我們就是要身體力行去付出,生命才有良能才有價值。
不去染著,又何須佛法?
花蓮的天氣很潮濕,尤其最近這幾年濕氣更重,裡被的白色被套常因此變黃、長斑點,常住師父們就會在七月份的時候,將所有白色套被的線一一拆除,加以清洗、晾晒後,先裝進棉被再一針一針縫合。除了常住師父,也會有志工來幫忙,當一件件白色被套晾晒起來時,排排列得相當整齊且高低一致,看起來真的很有道氣,這就是眾人的用心與合齊,所以做得只有歡喜沒有辛苦。
遇到裡層的白色被套沾有不同污漬時,該怎麼辦?沒錯,這時候就需要「個案處理」,視污漬的情況使用不同的清潔劑,也許是強力洗潔劑、酵素,甚至是去漬粉。想想器物是如此,人不也一樣嗎?常說:「人人本具清淨本性」,如果不去染著,又何須佛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