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鞋的記憶

0觀看次
A- A+

撰文/陳璐雲;攝影/陳靜惠

曾經,我有一雙令人歡喜,也讓人悲傷的紅鞋。回憶過往,已是超過一甲子的事,然而我卻從未忘懷......

在我就讀小學時的某一天,爸爸為我買了一雙盼望已久的小紅鞋。當我穿著它上學時,立刻吸引不少羨慕的眼光;可就在兩天後,爸爸於朋友家幫忙粉刷屋子時從高處跌落,媽媽將我和哥哥交給眷村裡的董媽媽,她則帶著小妹奔赴醫院陪病。

數日後的放學時分,董媽媽手拿針線,在眷村轉角處喊住我。她快速蹲下,在我的紅球鞋縫上兩小塊白布,遮掩了那刺眼豔紅的鞋面,並說道:「妳爸沒了,等會載妳去醫院。」當下,我無法理解大人的意思,只覺得貼上兩塊白布,讓我的新鞋變得不漂亮了。

爸媽是外省人,是歷經戰爭歷史洪流下,來到臺灣島的「異鄉人」。正值壯年的父親,戰爭時期曾任衛生連長,他天資聰穎、好學不倦,熟稔急救包紮的技巧及治療一般的疾病。他為人熱情樂觀,在物資極度缺乏的年代,偶爾與三五好友聚會,拉著胡琴哼個小曲,人人尊稱他為「陳醫官」。

民國三十八年,父親隨著政府來臺後,便辦了退役自謀生活,而祖籍山東的母親,身材十分嬌小,讀過兩年私塾能識字。然而,爸爸的驟然離世對她來說,等於塌了天。在臺灣舉目無親、稚兒無知的情況下,媽媽獨自一人承受喪偶的悲痛及無助。

長大後聽媽媽述說,當時爸爸在戰友們應允會照料家人的狀態下閤上了眼。雖然好友們的承諾乃人之常情,但在當時的年代,人人攜家帶眷自顧不暇,哪有餘力承擔更多的責任。救急不救窮,於是我們漸漸地和爸爸的好友們失去了聯繫,長大後,也能體諒每個人都活得不容易啊!

人生無常,生命自會找到出路;今生能相遇,皆是有緣人。感恩父親好友的善心,讓他安心離去;感恩曾經有過的那雙小紅鞋,在記憶的深處,陪伴我每個思念的時刻......

【2023高雄志玄 第四期B班 「小品文欣賞與習作」小品文習作】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