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許愷玹
2023年10月21日,臺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(右)獲頒立法院厚生會第33屆醫療奉獻獎「特殊貢獻獎」,由中研院彭汪嘉康院士(左)頒獎,表揚他在醫療領域的卓越貢獻。(攝影/賴廷翰)
「獎、不獎都是一樣,最重要的就(是)有平常心,那是最好的特殊獎,最重要能超越這樣獎項,心寬念純,奉獻無所求,還要說『感恩喔』,這種真正的我們要歡喜。」
在臉書上看到上人對於臺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,榮獲第三十三屆醫療特殊貢獻獎所做的開示,雖然上人歡喜祝福簡院長得獎,但還是藉此機會再教育我們,事事抱持「平常心」的重要性。
鄭美雲師姊守志奉道,謹遵師訓,不忘初心,更不忘那顆「平常心」。(攝影/許愷玹)
前陣子,我到大林慈濟醫院做X光攝影檢查。領了檢驗服後便前往X光診區,才一轉彎,還未看清眼前情況,就被一位師姊輕輕拉住說:「妳還沒換衣服?妳來,妳衣服放在這個籃子裡,籃子放在門邊排隊,這樣妳就能到椅子那邊坐著等。」
她一邊說話,一邊快手快腳地拿來一個塑膠籃,裝好我的衣服後,放在更衣室外面,然後拉著我去旁邊椅子坐下。
我不禁讚歎這位師姊的專業與體貼。當我看清楚離我幾步遠的師姊後,忍不住說道:「師姊,您很資深吧?」
師姊儀態莊重且語氣略顯嚴肅地回道:「有做才是資深。」
鄭美雲師姊(右一)於社區讀書會分享到大林慈濟醫院當志工的體會。(2013/03/20;攝影/黃玉霞)
我愣了愣回應:「我看您很熟練,猜想您很資深,應該來當醫療志工不少次了。」但師姊依舊是那句:「有做才是資深」。
師姊看我一臉傻笑樣,接著說:「『有做才是資深,用心就是專業。』這是我們的師父,證嚴法師說的話。資深不是年紀很大或是受證很久,是要一直都持續在做事。專業就是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用心去學、去做,就算原先不是本行,用心做久了就會變得專業。」
這下我聽懂了,難怪她不正面回應,原來是謹遵上人的教誨,已經不需要用言語去分辯一二了。
高雄市鼓山區社區讀書會,邀請鄭美雲師姊分享「生命的旅站」(2013/05/08;攝影/劉登祥)
當我做完檢查,便回頭去尋這位師姊,想要多聽聽她從上人身上學到的智慧。我和師姊表明自己是文字志工的身分後,她反倒不好意思受訪,因為她覺得做事是「平常」,為此會讓她感覺對不起上人的教誨。
我向她表示,我當文字志工以來,從不為了寫誰而寫,而是喜歡寫值得記錄下來的人事物,因為我也謹遵上人的慈示,將慈濟世界的美善都記錄下來,讓慈濟的歷史永留人間。師姊聽我說明後,才願意聊聊她個人的慈濟志工史。
師姊曾參與大林慈院建院時的連鎖磚施作工程,談到建院草創時期,她謙遜地一再強調都是做些輕鬆的事,而真正使力的都是慈誠隊的師兄及護法大金剛們。談及參加慈濟以來的心得,以一句「上人就是我們最好的標竿」來表達自己過去及未來的心之所向。
鄭美雲師姊(右)是最早期教聯會成員,退休前著重在慈濟教育志業的功能。圖為高雄暑期親子夏令營,學員們同心協力讀出節能減碳的字條。(2010/08/05;攝影/鍾美蓮)
這位師姊,也是最早期教聯會成員,退休前著重在慈濟教育志業的功能。退休多年來,每日作息養成與精舍同步的習慣,早起做早課後,便開始一天忙碌的行程,除固定的醫療志工,以及每月第三週至花蓮慈濟大學照顧懿德孩子們,還有不定期的輪值等等。
在我離去前,看到好幾對病患與家屬,無論是拄著拐杖或是推著輪椅,都特地前來向這位師姊說「感恩」,才滿懷幸福的笑容離開。
她,是高雄鼓山區75歲的慈濟委員鄭美雲,也是所有慈濟委員的縮影;守志奉道,謹遵師訓,不忘初心,更不忘那顆「平常心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