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許愷玹
「今天是宥媽大體啟用的日子,你知道嗎?」我聯繫一早便出門看診的先生並輕聲問道。
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,接著先生語氣略帶嘆息地說:「我知道。羽媽跟肇哥,還有一些人都會到場。」
慈濟醫學院第一屆的懿德媽媽──林勝勝師姊(後排左一)與林淑真師姊(後排左二),陪伴照顧著慈濟大學同學一路成長到畢業。(圖片來源/劉議鐘提供)
宥媽(林勝勝師姊)與羽媽(林淑真師姊)是慈濟醫學院第一屆的懿德媽媽,這二位媽媽在慈濟大學陪伴照顧著先生(蔡任弼醫師)、肇哥(朱崧肇醫師)與其他八位同班同學一路成長到畢業。緣分雖各有深淺,但這群醫師們沒有忘記自己年少時,曾在離鄉背井的求學過程中,受到她們如母親般的關愛。
游美雲師姊與林勝勝師姊相識數十年,從早年便一起做慈濟到現在。(攝影/郭明娟)
今年5月7日,宥媽捨報後,我與先生甚少提起,應該說提起後便會各自沉默。就連我近日到雲林聯絡處幫慈少隊講課,在備課查找資料的過程中,如有跳出與宥媽相關的影音,我都盡量跳過不看,因為怕翻起記憶會感到難受與不捨。
五月底,因為和高雄線上讀書會回精舍尋根,回程時,與臺北的游美雲師姊同車從精舍到火車站。閒聊間,美雲師姊得知我是蔡任弼醫師的太太時,從前座猛一回頭問:「那妳就是勝勝的媳婦?我知道她跟蔡醫師還有妳的緣分很好。」美雲師姊關心地問起我與蔡醫師的情況,用長輩溫暖的方式鼓勵我們。
離別前,美雲師姊給了我一個大擁抱。以初相識的兩人來說,眼前這位師姊不但熱情,眼神也帶著許多感情。原來,她與宥媽已相識數十年,從早年便一起做慈濟到現在。
靜淇師姊發表一篇名為《她 用情在人間》的文章,來懷念林勝勝師姊。(攝影/李威德)
過了幾日,我在精舍透過慈拓師姊的介紹,認識了靜淇師姊。聽說這位師姊是最早期在上人身邊寫文章的弟子,雖然她為人低調,但對文字志工的我來說,是位重量級的大前輩。
雖然我與靜淇師姊有一點初相識的距離感,卻又覺得很親切。隔天回到家時,剛好看到靜淇師姊在《靜思園地》電子報發表的一篇名為《她 用情在人間》的文章,這才知道,靜淇師姊與宥媽也是交情很深的舊相識,說起來應該稱她為「師姑」才是。
林勝勝師姊(前排右一)無論到哪都與人結善緣,不但樂於助人還縮小自己,甚至會對大家說上人的法。(圖片來源/劉議鐘提供)
八月,我與蔡醫師到高雄線上讀書會演講,與團隊一同午膳時,一位未曾謀面的師姊,特地前來詢問蔡醫師是不是認識勝勝?原來,這位師姊是人稱「阿清師姊」或「阿清師姑」的清修士。
阿清師姑回憶似地告訴我們,宥媽無論到哪都與人結善緣,到高雄時也與大家相處得融洽且緣分深厚。她也表示,宥媽不但樂於助人還縮小自己,甚至會對大家說上人的法。
看著阿清師姑侃侃談著與宥媽及其家人間的種種,我感受到她們之間的情誼,也藉此更了解宥媽是多麼讓人懷念。
2023年7月28日到30日,彰化縣立體育館進行八場演繹。一幕幕無語良師畫面,在「亮麗的人生」歌曲中,呈現大體老師發揮生命至高的使用權,令人動容!螢幕畫面為無語良師──林勝勝師姊。(攝影/李彥緰)
在宥媽身後,我多次遇到宥媽的舊相識,給了我許多溫暖與關懷,雖然事後我總是在想起時忍不住掉淚或難過,因為我是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媳婦,卻承接了不少宥媽這一生因德行高尚而留下的好緣分。
九月份,德仰師父的大體因模擬手術而啟用時,我不大敢閱讀相關新聞,因為我知道,接著德仰師父之後,就是宥媽了。我說:「德仰師父的大體啟用了。」蔡醫師緩慢地回應:「嗯,我知道了。但這是宥媽生前的願,輪到她時,她是會歡喜的。」
是的,成為大體老師是宥媽的願望,十月十六日這天,恰好是她的生日,而她的願望也成真了。身為她的懿德孩子,我們替她感到歡喜,祝我們永遠的勝勝媽生日快樂,在另一個世界裡,繼續就著生命圓舞曲而輕舞飛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