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年,老師教會我的事

0觀看次
A- A+

撰文/陳清香

周一晨會一開場,播了一則「感謝有您」的謝師影片。側錄老師們每天一早到校,從校門口導護、指導教室打掃,到課堂間的知識傳授......身影無處不在。影片中,還有許多學生,在小白板上寫下感恩老師的話,靦腆又溫暖,讓人笑中帶淚。

這則影片,讓我想起生命中,對我影響甚深的三位老師。

醫院實習的臨床指導老師,有著媽媽的溫暖,鼓勵我們從容、自信地面對病患,更莫忘培養思考能力。(攝影/陳慶雄)

第一位是我專科五年級時,在醫院實習的臨床指導老師。個頭不高的她,有著媽媽的溫暖。每當我們遇到第一次要執行的護理技術前,她總是帶著我們,從學理複習到技術程序。走進病房前,不忘鼓勵,讓我們從容、有自信面對病患。

從病患的主訴、檢查數據及醫療處置,老師引導我們去思考其中關聯。她曾說,臨床護理工作,許多都依醫囑執行,在醫囑之下,莫忘培養思考能力。在病患說不舒服之前,靠著細微觀察與客觀分析,有很多護理措施可為,這就是專業的發揮。

從老師身上學到的溫暖與思考力,是我在護理執業生涯中,二個很好用的特質。

感恩論文指導教授對我的高標準要求,培養我的自律,在別人要求之前,我已經先要求自己做到。(攝影/陳靜惠)

臨床工作七年後,我進入碩士班進修,遇見論文的指導教授,她是第二位影響我甚多的老師。

「研究所要學的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。」第一堂課,開宗明義的一句話,刷新了很多人對於研究所課程的想像。老師曾說,解決問題之前,要能思辨問題,才不致徒勞無功,又將問題複雜化。

老師擁有清晰,邏輯性極佳的頭腦。寫論文的過程,每當我卡關的時候,她總能四兩撥千斤,毫不費力將我的思緒從糾結中拉出來。在往後的工作中,每當我面臨問題的時候,都學習她的思惟「自救」。也很感恩她對我的高標準要求,培養我的自律,在別人要求之前,我已經先要求自己做到。

上人教會我用知足、感恩、珍惜的心,面對生命中的人事物。要善用時間,發揮生命的價值。(攝影/黃宗保)

老師一直期待著,我能在學業更上一層樓,幾經思考後,這一次我沒有依照她的期待。因為,若選擇學業,和上人的緣,會等我嗎?不想有遺憾,所以比原先預定的時間提早二十年開始投入慈濟,上人成了第三位「改造」我的老師。

以前的我,努力的是個人成就,有漂亮的學經歷,以及很好的工作。上人教我,一個人好,不是真正的好;讓更多人一起變好,才是真的好。讓我從獨善自身,學習往人群付出。

以前的我,完美性格發作時,結果不如期待,就會開始鑽牛角尖。上人教我,缺角的杯子轉一個面欣賞,一樣是圓的。讓我學習接受自己的不完美,轉換角度看事情。

上人教我好多好多的法,讓我用知足、感恩、珍惜的心,面對生命中的人事物。要善用時間,發揮生命的價值。

想想,生命中遇見的人事物都是我們的老師,會出現,必有其因緣,要讓我們學會某些事。不論這些人事物,帶來的是歡喜,或是挫折,都是學習。為的是,遇見更好的自己。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