爺爺與我

0觀看次
A- A+

撰文/卓綺柔(臺中)

中區人文真善美志工基礎課程,卓雲師兄(本效)與大家分享文字寫作的技巧。(2005/05/31攝影/張素娟)

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,對於爺爺(臺中資深筆耕團隊卓雲師兄)的印象,是他時常講一些自己編的小故事來哄我入睡。

爺爺非常喜歡小孩子,他對我們幾個孫子的人格教育非常用心,鮮少見他對我們發脾氣。儘管他平常時不時與奶奶吵架、有時很固執、午覺時的鼾聲雷動,但對我而言,他是一位很棒的爺爺。

卓雲師兄參與社區書法研習班用心學習的身影。(2014/11/25;攝影/吳啟志)

小時候的我練不好琴,課業也沒有特別突出,讓人非常沮喪;但每當爺爺來到家裡吃飯時,他總會非常專注、仔細地聆聽我彈琴。只見他閉著雙眼,彷彿在傾聽世界上最令人陶醉的樂聲,還時不時跟著擺動身體,那幅畫面至今深烙在我腦海。

誠然,我琴拉得並不出色,但爺爺總是能夠看到其中的優點,並提供我非常中肯的建議。在課業方面也是一樣,爺爺非常熱衷於閱讀我和妹妹的文章,無論是日記、週記、閱讀心得還是作文,他和奶奶都是我最好的寫作老師。如果小時候沒有他們真誠的讚美與教導,我不可能擁有今天的成就。

人稱「卓爸」的卓雲師兄,不是出門做環保,就是在家為人文真善美志工修潤文稿。(2018/04/17;攝影/吳啟志)

在小學時,樓梯間經常能看到一些標語,影響我最深的,莫過於那句「多說請、謝謝、對不起!」也時常能見到爺爺的墨寶,其中「知足、感恩、善解、包容」的字句,就大氣地掛於家中客廳。而我從爺爺身上,也能明顯感受到這句話的體現,他一舉一動充滿了儒雅且智慧,那守分安命的態度,完整展現了知足的真諦。

我與爺爺的相處總是非常舒適,大部分的時間,都是我在聽爺爺講述他過去的故事,例如八點檔般的後媽情節、風起雲湧的內戰、白手起家的艱辛,以及他與奶奶的愛情故事。

對於喜愛聽故事的我來說,這些離我很遙遠的故事總是非常有趣,同時也能更深入地了解爺爺。在討論其他時事、家事、人生大事時,我們也能夠平等地對話,並尊重彼此的想法;我想,這些難能可貴的經驗與回憶,都是建立我人生態度的深度談話。

卓雲師兄在家人的陪同下,參與臺中靜思堂社區歲末祝福。(2019/11/30;攝影/施教岩)

在這個時代,爺爺可說是不折不扣的3C狂人!無論是電腦、智慧型手機、藍芽音響等新產品一出,爺爺都迫不及待地入手研究。在我們長大後,更是時不時向我們請教一些新的操作問題;我甚至與爺爺、弟弟通力合作,上架了一款以爺爺年節創意書法為主題的Line貼圖,這不僅展現了我們各自的創意外,也讓他的一手好字與祝福能分享給更多朋友!

爺爺將他的人生經驗與智慧展現在他的生活中,對我來說就如同一部精彩的學習教材;他那積極樂觀且鼓勵的態度,多次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給予動力,也讓我深刻明白「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」這句話在領導團隊時的重要性。因此,我期望自己能不斷學習和充實自己,未來也能繼續實踐爺爺所教給我的精神。

台中靜思堂C級巷弄長照站,時年八十多歲的卓雲師兄,開心地分享說:「老來一同玩遊戲,童心未泯。」(2018/06/25攝影/施教岩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