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銀行倒閉 談金錢觀

0觀看次
A- A+

撰文/陳美羿;攝影/白崑廷

近幾天,媒體上有個大新聞,就是美國矽谷銀行倒閉。連帶著可能引發連鎖骨牌效應,很多銀行都在「剉咧等」(顫抖著等待),果然,七天內,又有兩家大型銀行不支倒地。

除了美國金融可能掀起的風暴,恐還波及到世界其他國家,英國、加拿大、丹麥、德國、印度、以色列、瑞典等。

三十幾年前,我初入慈濟;同時在德蕾莎姆姆的仁愛傳教修女會當同工,教外國修女中文。

修女給我看天主教的書,當我讀到「世界上每天都有銀行在倒閉」時,我非常驚訝,銀行不是很有錢嗎?怎麼會倒閉?

後來年歲漸長,才知道不但銀行會倒閉,連國家都會破產。

佛教講,錢財是五家共有,提倡「布施」,一善破千災,捨一得萬報。天主教說,處理錢財最好的方法是「施捨」,利息千百萬倍。

兩者說的是一樣的道理,還有其他宗教也鼓勵人們「分享」。

十五年前(2008年),全世界發生金融風暴,慈濟檀施會企畫了一本書,《幸福漲停板》。我為這本書寫了序,「沒有過不去的苦」。找出來再讀一次,還是很有「感覺」。

分享給大家。


 

沒有過不去的苦——幸福漲停板 序

五、六十年前的台灣,大多數人都吃不起白米飯,只能煮番薯簽混合米粒,來維持三餐的溫飽;儘管經濟拮据,但是「一枝草一點露」,每個家庭還是辛苦的把孩子一個個拉拔長大。

就如我的母親,她生長於一九三○年代,走過二次大戰到光復初期,在那個台灣經濟最貧窮、最困頓的時代,她做農事、做手工,用一元、五角的點滴收入,努力拉拔八個兒女長大成人,也因而養成了極度節儉的生活態度。

即使後來她當了阿嬤,依然不放棄每一個可以賺錢的機會,經常到公寓樓下的小工廠,做電纜線加工。兒子子豪常說,那特別的橡膠味、金黃色銅絲,以及鄰居阿婆們東家長西家短的閒聊,是他童年記憶中很深刻的一部分。

相較於時下的年輕人,兒子是個「什麼都不要」的「怪」孩子,很多時候都是我「逼」著他去買新衣服。為什麼他會有著比一般人低得多的物欲,我們討論的結果,應該是跟母親走過貧困時代的記憶傳承,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吧!

台灣經濟起飛後,出現了很多過去聞所未聞的新名詞和新現象。什麼「理財」、「資產配置」;廣告詞「你不理財,財不理你」、「定存會被通膨吃掉」等。分析師大談股票、精算師鼓勵投資、財經名嘴計算退休該存幾千萬才夠。

金融業者推出琳瑯滿目的包裝商品,年輕的「理財專員」熱情招呼、解說、「代操」,投資人希望小錢能「滾」成大錢;有人早晚「看盤」,希望在「股海」或「匯市」中「一夕致富」。

這樣的現象,除了人性的「貪婪」之外,還有很多人是基於對金錢的「不安全感」──錢不夠,老了怎麼辦?生病了怎麼辦?

無奈人算不如天算,一場金融海嘯,各國銀行競相降息,連最老實的定存族都哀鴻遍野;而大玩金錢遊戲的人或「血本無歸」或「腰斬」。怎麼活下去啊?

一個朋友說得好:人心太不像話了,所以上天就降災,像是風災、火災、水災、地震、海嘯,但是上天發現這樣的災難,受苦的大部分是窮苦的人;於是再來個金融風暴,這次受傷最重的就是有錢的人了。

如果這是上天的旨意,我想應該不是要摧毀人類,而是給個教訓,希望人們好好反省,思考怎樣才是正確的金錢觀?怎樣才是正確的生活態度?

證嚴上人也說:經濟危機來自人心不調;金融風暴就是心靈風暴。要度過如此的危機與風暴,就是「清平」──清淡的生活、平靜的心境。人人若能「克己復禮」,克服奢糜的心理,勤儉節約、安分守己努力打拚,相信一定可以度過難關。

我很喜歡《把愛傳出去》這首歌,特別是裡面的兩句話:「有你的祝福,沒有過不去的苦。」因此,在這景氣「寒凍」之際,我們更需要的是加倍的勇氣和彼此間的關懷鼓勵。

本書中,有許多簡單過生活的妙方──在家溫馨用餐比上館子便宜;騎單車運動比開車省錢;到社區公園打球比出國旅遊舒服......需要的,當用則用;想要的,能省則省。回歸清平生活,應該會發現,「快樂」原來不是有錢人的專利。

記得多年前我到銀行遇到一個理專,他跟我介紹基金,他說可以定期定額投資,也可以單筆投資,敢冒高風險就可能高獲利......我告訴他,有一種投資完全沒風險,但是獲利千百萬倍。

他瞪大了眼睛,問:「真的嗎?那是......」

「布施。」我說:「把錢拿去做好事,萬無一失,利潤千百萬倍,絕對超乎你的想像。」

二十二年前,仁愛傳教會的修女借給我天主教的書籍,我看到了那句話:「世界上,每天都有銀行倒閉......」那段內容講的是,錢財是虛幻的,隨時會化為烏有。但是愚昧的人們,卻汲汲營營的去累積財富。後面告訴我們,處理錢財最好的一種方法,「利息」千百萬倍的,那就是「施捨」。

這段話跟佛教的說法一致:錢財是「五家共有」,而「布施」是六度之首。「施捨」和「布施」是一樣的行為,就是與人分享。

看看身邊的親朋好友,有沒有陷入困境的?趕快拉他一把!想想天涯海角邊上,挨餓受凍的地球村同胞,一分虔誠恭敬的布施,「獲利」將不是金錢可衡量。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