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陳美羿
攝影/張立甲
雖然獨自在西雅圖過年,子豪卻在慈濟聯絡處過了一個超級快樂的年。
年關將近,我因病及確診,睽違了將近五個月,沒進精舍。
第一天進來,向上人銷假。上人問我:「豪豪呢?」
「他在台北過年;我在花蓮過年。」
上人看我一眼。
我說:「我們要慢慢練習,總有一天,他會沒有我;或是,我會沒有他......」
上人點點頭說:「嗯!總有一天會到來。」
* * *
第二次,我們母子沒有在一起過年。
那第一次呢?想起來好好笑。
多年前,我曾寫過一篇文章「冬夜,一個旅人在西雅圖」,登在報紙上。我開玩笑說:「後面應該再加個字——『哭』......」
那是我的兒子子豪念大學的時候,利用寒假到加、美、墨遊學一個月。
整理行李時,我放了一些慈濟的資料進去。他看了不高興說:「我出國去,還要叫我做慈濟。」
「好!好!我拿起來。」
我全部拿出來,趁他不注意,把一本慈濟月刊塞在行李箱蓋子的夾層中。
兒子到了加拿大,天天打電話,歡天喜地,說北國有多美多美。
到了西雅圖,住在華盛頓大學裡。學生都放假了,校園空蕩蕩的,好不蕭瑟。
除夕那天下午,他打電話回來,幾乎要哭了,說:「下雪,校園都沒人......」
我也心疼,想到過年,他和同學在他鄉異國,大家都想家......
「你到西雅圖的慈濟聯絡處去,和師姑師伯一起圍爐啊!」我跟他說:「你的行李箱蓋子有一本慈濟月刊,打電話去......」
電話打通了,高明善師伯歡迎他去。但是大家都在忙,叫他自己搭巴士去。
子豪按照指示,搭巴士、轉巴士,終於找到慈濟的西雅圖聯絡處。
好熱鬧的除夕,豐盛的素食饗宴;還有表演節目......
「媽!我過了一個超級快樂的年。」兒子說:「我還幫忙洗碗,收桌椅。」
最後,黃鳳嬌師姊開車順道把他送回學校。
* * *
那一次,要不是有那一本慈濟月刊,哈哈!那將是「冬日,一個旅人在西雅圖,哭泣」。
又將是除夕,沒有媽媽的小年夜,兒子炫耀的說:「我刷了廚房、擦了地板,明天到外婆家吃年夜飯。」
是啊!媽媽不可能永遠在身邊。練習練習,沒有媽媽的日子,沒有媽媽的除夕,你依然可以過得很好!
(2023.01.20小年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