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謝素燕(高雄)
攝影/劉文景
「問世間,情為何物,直教生死相許?」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動人篇章;但是,或許有很多人無法想像,作者元好問在詞中所說的「痴兒女」,其實並不是深情繾綣的才子佳人,而是兩隻鳥兒。
話說,金朝大詞人元好問,有日在林間遇到一個獵戶,斜背羅網,手中緊握兩隻垂死的大雁,獵戶直呼自己太幸運。他說,原本捕得兩隻大雁,另一隻僥倖逃脫,没想到那隻大雁並未離開,反而在一旁狂翔急鳴,盤迴不去,最後竟自撞地而亡,使他多獲得一隻大雁。慈心的詩人聽聞後,內心傷感莫名,他哀憫這為情殞落的大雁,不僅立刻高價買下雙雁,還為牠們合穴安葬在汾水之畔,並寫下這首流傳千古的《雁丘詞》。
歲月更迭、流光已逝,至今已無法確認,這雙雁至死不渝的美麗故事究是真實,或者只是詩人多愁善感的想像而已。但是,在空中狂翔急鳴的鳥兒,我倒是親眼見過......
幾年前的某一天,我去打掃因忙碌而半年多不曾進入的工作室。甫進門,就聽到微弱的啾啾聲,循聲探去,原來廚房排煙管中,不知何時已成了兩隻九官鳥孵育雛鳥的安樂窩。聽那嬌弱的聲音,想必剛出生不久;我不敢打開抽油煙機的開關,怕驚擾幼鳥,決定等牠們一家子離巢後再拆卸清洗。
我小心翼翼地等待著,忍受那偶而隨風傳來的糞臭味,覺得原本悅耳的啾啾鳥鳴,怎麼變得如此令人憂煩。我期待那嬌弱的喃喃細語,快點變得宏亮。没想到念頭一起,我便聽到清楚的鳥鳴,以及翅膀撞擊的聲音。
「天啊!」原來那幼鳥不知為何,竟從排煙管的孔洞掉到抽油煙機中,只見幾隻羽毛稀疏的翅膀,在抽油煙機中奮力掙扎,那模樣著實嚇人。更可怖的是,此時窗外傳來鳥兒近乎淒厲的「嘎嘎」叫聲;抬頭望去,驚見兩隻黑色九官鳥在空中不停鳴叫、繞圈盤迴。不用任何印證,我知道,牠們就是鳥爸爸和鳥媽媽,因為在那狂亂鳴叫聲中,我聽到了巨大的恐慌和焦急。
為了安撫這驚慌失措的一家人(鳥),一向膽小的我,不知哪來的勇氣,深深吸了一口氣,快速抓起幼鳥,將牠們一一放回排煙管並封緊洞口,以絕後患,這才讓一切歸於平靜。但我還是經常觀察鳥踪,直到有一天,終於目送牠們一家子歡喜飛向天際。
經過這次九官鳥事件,我變得對鳥鳴聲特別靈敏,雖不像古人公冶長可以聽懂鳥語,但似乎也可以聽出個中的憂樂悲歡,也開始喜歡觀察小小鳥兒的輕巧身影。我常在河堤路口等待漫長紅綠燈時,欣賞停在燈桿上的小鳥;看牠們有時俏皮追逐,有時拌嘴相啄。
有次,還看到一隻小雀鳥,一直磨蹭著身旁的鳥兒,那隻鳥兒竟如如不動;我不禁想像,這是冷戰的情侶,還是故意不理會撒嬌小兒的母子?
天地化育萬物,蠢動含靈,莫不可愛。從那小小的鳥兒身上,我聽到動人樂章,更看到世間的憂樂悲喜,和那令人動容的摯愛真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