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桌上的寶物

0觀看次
A- A+

圖文/梁玉燕(加拿大)

廚房,是家人團聚的地方!日常三餐,都在這裡度過。

母親是主角,睡晚起早,柴、米、油、鹽、醬、醋、茶,樣樣都需操心、操勞。父親通常忙於外務,辛勤打拚,是我從小到大的燈塔。飯桌固定有個專屬於他的座位,是主位,也象徵一家之主的尊嚴。

進到廚房,幾乎沒有人閒著,我排行最小,擅長做些小差事。

「妳去拿些『草絪』進來取火......」

「妳去柑仔店幫忙買醬油、米酒和雞蛋......」

「妳到菜園摘幾片九層塔和枸杞葉......」

「嫂嫂要做事,妳帶逢烈去外面玩......」

我這小跟班,沒事在廚房遊走,除了察言觀色,聽收音機裡播放的節目成了我的最愛。受父親影響,我也愛上了各種各類廣播節目,聽「街頭巷尾」、「司機阿財」、「黃中一講古」......

講古節目超級好聽,尤其是西遊記的故事,生動、懸疑、有趣,每個人物和劇情,透過黃中一的描述和口白,我深受著迷,邊聽邊用餐,幾乎是每個晚餐用來配飯的最佳「開胃菜」。

古早時的農村社會,家家生活規律,人人三餐定時,餐桌上的聚會成了親情的交流道。再怎麼忙,吃飯皇帝大,誰也不能剝奪親情時光。而收音機是家裡唯一的文明產物,聽廣播成了全家人共同的娛樂。也許是頻道單一,接收的訊息單純,家人都向著同一個圓心靠近,萌生共鳴,感情更深濃。

我懷念聽收音機的童年歲月!是它,讓我常懷好奇,總是對裡頭的世界心生嚮往,也開始有了崇拜的偶像。幻想有朝一日,自己能成為會講古的人、會唱歌的人,或者是滔滔說話的廣播員。

一甲子過去,願望沒達成。今藉畫圖記錄當時的美好,也告訴孫寶貝畫裡的故事,她們是我唯二的聽眾。說著、聽著,祖孫都開心。

為了讓畫面更有故事張力,我在收音機的上方加了幾筆音符。孫女語芊說:「阿嬤,我也會畫音符......」於是,她也順手添了幾筆。端詳筆觸,似乎感覺美妙的旋律輕輕飛揚,音樂流淌了開來,在現實的空間裡,我們一起傳唱著快樂、親情與愛。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