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明萌(台北)
攝影/郭靜儀、黃瓋瑩、陳麗雪
2018年,我跟著慈濟義診團到斯里蘭卡,看到的一幕,讓我感動又難忘......
新加坡與台灣慈濟人醫會前往斯里蘭卡舉辦大型義診活動,為貧困民眾提供醫療服務。 左圖:在鄉親等待義診時刻,活動組安排手語表演及慈濟活動影片簡介,讓鄉親認識慈濟。(攝影:黃瓋瑩) 右圖:現場到處都是排隊等候義診的鄉親。(攝影:陳麗雪)
在義診的大等候區,翻譯志工Jenith師兄介紹慈濟讓大家認識。
就在介紹完竹筒歲月時,現場鄉親們一陣騷動;眼見他們個個拿起錢包,將大大小小的紙鈔、硬幣,爭相投入小小的竹筒中。
第一次被民眾如此熱烈包圍的感覺,很特別。
每個人都朝著竹筒睜大眼睛,熱情地希望獻上自己那份奔騰熾烈的愛心;我真的被感動了,忍住眼淚不敢滴下來,怕嚇到他們。
深深覺得在這微笑國度裡,都是善良民眾啊!雖然聽說,他們大多都是農民或是工人們,但都穿戴整齊、微笑有禮、愛心充沛。
明萌師姊在候診區向鄉親介紹慈濟的竹筒歲月,大家紛紛發心捐款,小錢行大善。(攝影:郭靜儀)
印象最深刻的,是一位老爺爺,年紀很大,駝著背,搖晃著手中的紙鈔,示意我過去。
當我走近他身旁時,旁邊的民眾用英文說,老爺爺只想要捐50 Rupee(盧比) ,但是他身上只有100盧比,要我找他50盧比。愣了一下之後,我請翻譯告訴他,不太方便從竹筒直接拿出錢來找給他。
「能不能請旁邊的鄉親跟他換零錢呢?」
翻譯告訴老爺爺之後,老爺爺直爽地說:「那麼不必找了!」
他要直接捐100盧比。
這下換我為難了。看著幾十雙的眼睛盯著我,怎麼辦啊?慈悲與智慧在這個時候,到底要如何展現呢?
最後的結論是,我們的目的是為了募他的一分愛心,而不在於錢的多寡。無論捐的是一盧比、五盧比,或是五百、一千盧比,我們都一樣感恩。因為捐款者點滴的愛心,投入功德大海後,都能匯集資源幫助貧困的人民。
決定之後,我便請求旁邊的鄉親們,大家找找自己的錢來和老爺爺換。
終於,老爺爺用抖動的手,投下50盧比的那一剎那,我心裡明白了。德不孤,必有鄰;人人都有與佛一樣的清淨本性,只是有沒有因緣被啟發而己。
我們要學習上人,在任何地方、任何時候,盡畢生之力,為佛教、為眾生。
期待與祝福斯里蘭卡:「布善種子,遍功德田,普令一切,發菩提萌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