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彼此生命中作伴

0觀看次
A- A+

撰文/靜淇

曹奶奶:「幾十年生活在一起,很多都習慣了,還真是忘不了。」

曹爸:「那就別忘了,好好地把他記在心裡。」

大愛劇場《您好 我是誰》,這段母子的對話,一直縈繞在我的心中。「好好地把他記在心裡」,不也就是「在彼此生命中作伴」最真情的流露。

寇世勳與曹爸及曹奶奶相見歡(左圖),曹奶奶於2021年7月22日圓滿一生。(大愛電視台提供)
本尊曹汶龍醫師簽書會。(右圖,攝影:劉志銘) 

當照顧者在看不到盡頭的日夜中,飽嚐漫長、孤獨、無助,甚至心力交瘁的煎熬時,因為有了「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」,讓失智症患者的家庭,在藥物治療的同時,也在彼此生命中作伴;即便摯愛病了、記憶空了,但生命因此圓滿了。而這樣的共同記憶,縱然不捨,卻無遺憾。誠如上人所說:「人生來時來、去時去,來去之間,寫下讓人懷念的歷史」。

在劇中,「樂智學堂 嗨森上學趣」讓失智症患者生活有了重心,可以動動腦、交交朋友,找到歸屬感。「互助家庭」則是彼此交流照護經驗,相互扶持,不管是哭是笑,也是一種喘息,更是一種療癒。相信這是高齡社會,失智症人口逐年增加,急需的多元照顧需求;也不禁讓我想起,往生已40年的母親和已離世20年的父親。

雖然他們都沒有失智,但老來病了,子女卻因工作離家在外,無法陪伴身旁;現在想來,那種漫漫長夜的孤單和恐懼,在自己已步入「從心所欲,不逾矩」之年的此刻,更能深切體會。如果當時有這樣的支持性團體,相信心境將會不一樣。

《您好 我是誰》教我們要抓緊親人都在、朋友都在的美好當下。因為,很多機會,失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;錯過了,就成為遺憾,只能一輩子掛在心裡念著、念著。

嘉義慈濟大林醫院神經內科曹汶龍主任(濟禧)事親至孝,無論落腳何處,必定將父母帶在身邊侍奉,常陪同百歲老父散心。父親於101歲辭世。(2012/11/29攝影:何姿儀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