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陳怡霖(桃園)
今天中午著手料理冰箱內最後一條山苦瓜,利用刷子輕輕地在水龍頭下刷洗,接著去頭去尾,對半切開。因為喜愛瓜囊軟嫩的口感,我從不將它們剔除。
但問題來了,留下瓜囊勢必會有瓜籽存在其中,吃飯時就必須一邊咀嚼,一邊提防咬到,非常麻煩。若要一顆顆將籽挑出,在烹煮的同時就有點 mission impossible(不可能的任務),且每顆籽被包覆在果粒中,似乎有鉤子勾住果肉,想要將其去除有點困難。
突然想到,將切開的苦瓜片開斜切成小片時,已露出許多籽來,有的已經被切碎了。這時,再小心翼翼地將每一小片中,完整或破碎的籽一一剔除,就能成功留下苦瓜與瓜囊,完成了「拔苦與樂」。
山苦瓜內的瓜囊,猶如我們久遠劫來積聚的習氣,裡面的籽會隨著善惡境界的成熟而發芽茁壯。整個瓜囊在完整時,剔除籽的工作就變得困難,但在將之切片後,便能方便剔除。
就好似在日常生活中,透過聽聞佛法,勤精進,並經由聞思修,讓習氣鬆動變成小塊,然後就能藉機一一反省去除。
去掉籽的苦瓜連同瓜囊一起烹煮,保留了食物最原始的風味,也讓我從一道不起眼的菜餚,明瞭佛法的薰修是何其重要。
當真是「生活無處不修行,人間處處是道場」。
(圖片來源:https://cc0.wfublog.com/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