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陳美羿
攝影/https://www.lesconfettis.com/selection-de-pantalons-pour-enfants/
「唉唉唉!等一等!這一件不要剪。」旁觀的志工急著「搶救」一件黑色的牛仔褲:「它是好的呀,很新呢......」
拿著剪刀的黃淑月果然「刀下留情」,把褲子翻來翻去檢查,果然完好無缺。摸摸口袋邊,好像有點泛白。
「現在的牛仔褲,越舊越值錢,膝蓋破個大洞的賣得更貴。」此話一出,引起一陣笑聲。
這裡是慈濟高雄環保教育站,一進大門右手邊,有一個工作檯。今天有五位志工在執行舊衣「解剖」、「分類」。
「我們要先把衣服上的扣子、拉鏈剪下來,有亮片的也要剪掉。」最「幼齒」的黃淑月說:「然後剪成一小塊、一小塊的,賣給工廠當擦機器的抹布。」
工作檯前面放著四個簍子,分別貼著「一級」、「二級」、「三級」、「四級」;檯子後面還放著裝垃圾的大籃子。
志工解釋:一級是純白的棉布,品質最好;二級是棉質混和少量化纖;三級是少棉混和大量化纖;四級則是化學纖維的衣服,不吸水,最便宜。
頭髮花白的老菩薩,手腳俐落,「喀擦!喀擦!」一件上衣瞬間就被「肢解」成布塊。
問她年齡跟大名,她說:「我『三十二』歲(五十歲存在壽量銀行),叫做林麗蘭。是蘭花的『蘭』喔!不是困難的『難』。」
哈哈哈!真是樂觀風趣的老太太。她一邊剪,一邊念著:「看得開,生的囝仔真古錐。」(看得開,生的孩子真可愛),用閩南語念起來,押韻又有趣。
「看不開,心肝就像被針威。」(看不開,心就像被針扎)老太太越念越起勁。
念啊念!她自己哈哈大笑起來:「不能再跟你們講話了,話一多,就少做了,我會被『辭頭路』(開除)。」
七十歲的盛芳芳,已經來環保站七年了。平常她去醫院當看護,有空時就來當志工。她說:「看護工,一天可以賺兩千四;來這裡,沒錢領,但我賺更多,就是賺歡喜啦!」
住在附近的張桂英,七十九歲,天天騎腳踏車來環保站,已經是十年的志工資歷了。
「現在的人真浪費,很多衣服都很新,就丟掉。」張桂英說:「剛開始真的剪不下去。」
七十二歲的詹素貞,原本在拆解電線。「有一個阿泉師兄,很會拆電線。但是他常常一大早就喝得醉醺醺的。」她說:「他很愛來環保站,但是不敢進靜思堂。他說,怕污染聖地。」
詹素貞說:「他在這裡,已經慢慢戒酒了。可惜後來他搬家了,就不知道他還喝不喝?」
「匡噹!」一個五十元硬幣,從一件外套口袋掉出來。
「我們以前在鼓山環保站回收,還發現一條金項鍊呢!」林麗蘭老菩薩說:「還有一次在舊衣口袋裡,掏出一卷鈔票,有五、六千塊哦!」
說說笑笑間,今天來參觀環保站的上人,已經走到門口來了。大家放下工作向上人合十問訊,上人垂詢了舊衣變抹布的狀況。
「上人!剛剛我們撿到五十塊!」老菩薩報告說。
上人拿起錢幣,笑問:「還可以撿到錢喔!怎麼處理?」
「當然是投竹筒囉!」
上人非常嘉許環保志工,殷殷請大家要保重身體。恭送上人後,大家拿起剪刀,「喀擦!喀擦!」此起彼落,工作不停頓。
一件件的舊衣,化身成為一塊塊抹布,將被送到工廠去,負起清潔機器的任務。
台灣每年回收舊衣高達七萬噸,回收系統已經瀕臨崩潰。高雄環保站的舊衣處理,對即將到來的「舊衣災難」,幫助其實微乎其微。
「以前的人,一件衣服可以穿幾十年,現代的人,太『討債』(浪費)了。」老菩薩說:「少買衣服,不要亂丟,免得把福氣也丟光光。」
說得太有道理了!老菩薩應該可以成為環保署的「代言人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