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陳美羿
昨天傍晚,到街上一家很大的蔬果商店買菜。
正要結帳時,忽然看見一位修女也來買菜。我們彼此點點頭,含笑打個招呼。她穿著樸素的灰色衣服,如果不是包著頭巾,會以為她是一個鄰家的「歐巴桑」。
我打開小錢包付帳,發現裡面還有一張千元鈔。於是毫不猶豫地拿了出來,轉身恭敬的奉給修女說:「請接受我的奉獻!」
修女先是一愣,隨即微微一笑,接過鈔票、輕聲說:「謝謝!」
我說:「不客氣,應該的。」但是心裡的OS是在說:「這是天主的安排。」
「請留下你的姓名……」修女說:「還有地址,我要寄收據給你」
「喔!好!」但是身上沒有便條紙,修女也沒有。只好等結帳的小弟忙完,要了一張紙,我寫下姓名、地址,還有電話。
「師姊!謝謝你!」修女的話,讓我吃了一驚。因為我並沒有穿慈濟的制服啊!
「你怎麼知道我是……師姊?」
修女打量了我一下,笑說:「一看就知道。」
「沒錯!我是慈濟的志工。」我說:「我也是修女院很多年的同工。」
三十六年前,我剛認識慈濟的時候;德蕾莎姆姆的仁愛修女會也來到台灣,就在我家附近。
修女每天會到黃昏市場,撿拾攤商丟棄的蔬菜水果。知道我在小學教書,初識的修女就提出要求,問我能不能去教她們中文。
記得當時有印度的白修女、韓國的金修女、菲律賓的高修女和卡修女,還有一位華裔菲籍的盧修女。
於是每天下了班,我就往修女院跑。我教她們中文;她們教我英文。我跟她們講慈濟功德會;她們跟我講仁愛修女會。我講證嚴法師;她們講德蕾莎姆姆。
我跟著修女去老人院、仁愛之家,也去拜訪附近的貧困家庭。教堂附設的幼稚園老師說:「我們住了一輩子都不知道哪裡有窮人?怎麼修女一來就知道。」
那一年年底,我見證了她們再發一次「終身誓願」:服從、守貞、神貧、幫助窮人中最窮的人。
她們終年穿著鑲藍布邊的棉質「沙麗」,穿一雙夾腳拖鞋,外出不是走路,就是騎腳踏車。住的地方沒有電視、收音機、洗衣機……
後來修女院開始收容老人、殘障者。越來越多,修女人力不足,我就號召學校的義工媽媽、慈濟的師兄、師姊,排班去幫忙煮飯、打掃、幫收容者餵飯、沐浴、洗衣服……
廖三妙和賴麗霜成了常住志工,也是「班長」。一直做了好多年,直到修院拆遷,老人和殘障者轉介到他處才結束。
那幾年的期間,我多次帶神父、修女、修士去花蓮,參訪慈濟,和上人見面。上人也曾親自蒞臨修女院,在教堂向會眾說話。
有一張當時合影的照片,除了會眾,還有神父、修女、靜思精舍的上人和常住比丘尼眾,還有聞訊而來的白雲寺比丘。兩個宗教的神職人員齊聚一堂,可以說是因緣殊勝啊!
我一隻腳在慈濟;一隻腳在修女院,非但沒有牴觸,還相得益彰。閱讀天主教的書籍,我發現和佛教有許多「相通」的地方,只是名相不同罷了。
天主教的「受洗」,不是和佛教的「皈依」一樣嗎?
天主教有天堂、煉獄、地獄;佛教有十法界。
天主教有十誡;佛教有五戒十善。天主教的施捨;就是佛教的布施。
天主教有七罪宗:傲慢、嫉妒、暴怒、懶惰、貪婪、色慾、暴食;佛教有五毒: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。
天主教的告解;佛教的懺悔。天主教有避靜;佛教有閉關。
天主教講「防小罪」;佛教講「起心動念,無不是業」。
天主教講「相通功」;不就是佛教的「迴向」嗎?
天主教望彌撒,挽救煉靈,解地獄苦;佛教辦法會,超渡亡靈。
天主教早晨四點半祈禱、誦經、默念;佛教也是早起上早課、靜坐。
因為常在修女院,我認識了很多神父、修女、修士。一輩子忘不了的是西班牙籍的丁修女,她在樂生療養院,替麻瘋病人把屎把尿、沐浴、敷藥、餵食,將近半世紀。丁修女已作古,我好懷念她。
還有谷神父、馬神父、韓國的修士……
記得有一次修女給我一卷VHS的錄影帶,是德蕾莎姆姆的故事,只有英文字幕。我花了幾萬塊錢,請人翻譯,並且上了中文字幕,然後拷貝了二十多卷,分送給朋友。
「你呀!好大膽!觸犯智慧財產權,會挨告的。」友人警告我。
怎麼辦?
不多久,在修女院舉辦「同工聚會」,狄剛總主教也來了。
「神父!我要告解,我有罪……」我舉手,把「觸犯智慧財產權」的事說了一遍。
狄剛神父聽了,慈藹的笑說:「如果有罪,我希望你多多去犯這個罪。」
大家都給我拍手。喔!我這才鬆了一口氣。這些,都是很多年前的往事。
還有一次,修女坐我的車,在車上撿到一個硬幣,說:「撿到十塊錢喔!」
我說:「捐了吧!天主的安排!」
修女看我一眼說:「太麻煩,我還要給你開收據。還是你自己拿著吧!」
我們相視而笑。修女對「錢」是一絲不苟的,我非常明白。
還有一次,我帶了兩位官夫人,去修女院捐錢。當時的院長是印度籍的寶修女,長得非常漂亮,我們私底下叫她「印度公主」。
「謝謝!我們錢夠了!」寶修女說。
大筆的捐款送上門來,竟然拒收,連我也嚇了一大跳。還有人嫌錢多啊?
「真的不能收……」寶修女還是婉拒。到現在我還是不明白,是不是她們收的捐獻有上限?總之,那兩筆捐款是被拒於門外的。
在蔬果商店遇見修女,想起那麼多的故事。
我跟買菜的修女說了跟仁愛修女會的關係,她說:「現在她們搬家了!」
是啊!修女會搬家了,原址蓋了聖方濟新教堂。好久沒有去看她們了,原來認識的修女不知道現在在何處?天涯海角吧!
記得修女院沒有洗衣機,有人要捐也被拒絕。她們說:「我們常常會調動,如果調到非洲落後的地方,要一桶水都很難,用慣了洗衣機,去到非洲怎麼辦?」
說得也是。
遇見修女,讓我想起很多很多往事。上人說要盤點生命,我的這一生,遇見了當今兩大聖人,德蕾莎姆姆曾給我親筆簽名的信,勉我「在聖潔中成長」,我時刻銘記在心。
上人更是諄諄教誨,恩重如山。倘若此刻一息不來,我會含笑九泉。因為此生,無憾也無悔。
(2022.04.0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