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林雪儒(慈原/花蓮)
攝影:徐政裕
走到竹軒,一排斗大的字「變臉咖啡館」映入眼簾,入口處還掛著一張國劇臉譜面具。探問後才知道是新竹六福村主題樂園「川劇變臉」的表演工作者張文龍,帶著親手烘焙的咖啡來做愛心義賣了。
烏克蘭的難民處境已是全球關注的議題,只要有機會,人人都願意奉獻一己之力。3月 27日花蓮靜思堂前迎來了眾人愛心匯聚的公益義賣巿集,「午後十二點四十五分會上場表演變臉哦。」張文龍除了義賣自己烘培的咖啡,還準備了只有在主題樂園才看得到的「川劇變臉」演出。
「變臉商演一場都是從六千到八千元不等,但這是獻愛心,所以無價。」張文龍一邊沖著咖啡一邊說道。
「變臉」是一種源自於中國川劇的藝術。它不像其他戲劇表演,演員必須重新在後台換妝,才能再出場表演;「變臉」最神奇之處,在於短時間內變出多款面譜,能不換場就變出五、六種臉相。
穿著川劇戲服要花上不少時間,張文龍全套的戲服一穿上身,便吸引了竹軒外的客人要求合影,也為距離義賣主場略遠的竹軒增加了客流量。
一上場直接吸引了全場觀眾的焦點,肢體儀態豐富具有變化,張文龍細心照顧到每個位置的觀眾,從左邊、中間、右邊對著觀眾一一變臉,觀眾驚呼連連,看得欲罷不能直喊「安可」。
「這是今天唯一有安可聲的哦,期待下回再來要變個二十張臉。」主持人阿明替觀眾道出了心聲。
張文龍好動的性格,十歲時,父親便將他送至李棠華技藝團學習特技,一路都在團裡學習功夫和課業,扎實的功夫底子展現在學習川劇變臉的戲法上,不多久的時間便習得了川劇的傳統技藝。
走下表演舞台後,張文龍換下戲服重返竹軒,為來參加義賣的客人們沖泡咖啡,台上台下分飾二角;磨豆、壓粉,手壓沖泡,認真的模樣和剛才場上技壓群倫的演出毫不遜色,只展現了不同的風範,但是愛心是相同的。
「我本以為今天會門可羅雀,想不到生意興隆到來不及出咖啡。」張文龍說過去只是義演,從來沒有義賣過咖啡,首戰告捷讓他十分開心。
首賣時還擔心志工預先準備的杯子太小,有點對不起來購買的客人,志工安慰道:「不會的,分量很合適,而且這是義賣不要緊,大家都是來獻愛心的。」這才讓他放下心來。
一場表演下來為「變臉咖啡館」吸引來許多貴客,台灣新聞雲的一位先生循線而至,也對張文龍提出義演邀請,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還特意請人送來一盒禮餅表示感謝。
沒多久林欣榮院長、何宗融副院長及林碧玉副總聞咖啡香而至,一場表演引來了無數的目光,也讓不少人駐足咖啡館。「這是有意義又開心的一天,下次有機會還會再來。」張文龍為這一天的參與做了這樣的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