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王鳳娥
攝影:林純霞
日前,和精舍師父、志工,前去拜訪慈濟老友--前花蓮縣長吳國棟(上圖,中坐者;前排二女眾為王鳳娥師姊)時,讓我想起二十九年前的往事。
那時先生因病往生,我面臨迫切的問題--要找一個工作來養三個孩子。當年四十出頭、無一技之長的我,不知去哪裡找一份工作?
「你可以到榮民輔導會請求輔導到公家機關當工友,小孩讀書有子女教育補助費。」先生的朋友說。
後來,榮輔會介紹我到鳳林警察分局當工友。但是到分局報到後,要我到距花蓮市約七十公里,位於東海岸的石梯坪和大港口兩個派出所工作。當年台十一線路況不好,若遇颱風豪雨,路基常常坍方,萬一回不了家,小孩怎麼辦?
那時,我帶著便當,心情低落地搭乘花蓮客運去上班。來回四小時車程中,沿途盡是海天一色的美麗風景,望著碧波萬頃的大海,覺得自己像是汪洋中的一葉孤舟,前途茫茫,不知該去何方?
1991年,我認識慈濟,開始參加慈濟活動和勸募工作,而和林慧美師姊結下好緣;因此,先生往生到中年就業的困難時,林慧美一直給我愛的關懷。
有一天,她對我說:「明天我向銀行請假,陪你去找縣長幫忙看看。」
「找縣長?」我沒錢、沒背景,縣長會理睬我嗎?
那天,我和林慧美來到花蓮縣政府。
「有什麼事嗎?縣長公出到鄉公所了。」縣長的秘書問。
「我......」一開口,我突然哽咽起來,淚水在眼眶裡打轉。
林慧美接下我的話,說:「她先生過世了,現在要撫養三個女兒,因為工作地點太遠,不方便照顧孩子,可否請縣長幫忙,調到離家比較近的地方......」
聽完林慧美的陳述,親切的黃秘書馬上撥電話給吳國棟縣長,向縣長說明我的來意。和我素昧平生的吳縣長在電話中指示秘書,請花蓮縣警察局局長和縣長聯絡......
「好了,你們等我的好消息。」黃秘書微笑說。
走出縣政府的大門,發覺陽光好溫暖,我的心情是感恩也是感動的,一股熱流在心中澎湃著。
當年坐客運車去石梯坪、大港口時,只需步行十分鐘,在吉安警察分局大門外搭車,我常望著那磚紅色的四層樓建築,心想:「若能到這裡上班該有多好!」
沒想到,我和吳縣長素未謀面,慈悲的他,讓我「夢想成真」。這分恩情,我永遠記在心裡。
很感恩,二十九年之後,讓我有機會可以再當面向他說:「吳縣長,謝謝您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