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寧蓉(明靜)
攝影:周幸弘
「寧蓉師姊,趕快來一起掃落葉,滿地都是,好難掃喔。」志工早會後,剛到靜思書軒本店,先一步來開門的本店同仁黃映掬嚷嚷著。
「好的,馬上來。」我趕緊放下手包,拿起竹編掃帚投入。因強烈冷氣團來襲,昨天下午開始,颳起了猛烈的東北季風,隨即降溫又降雨,吹落了滿地枯葉。
靜思書軒本店,原址要進行重建,所以暫時遷移至協力厰旁。這裏原本少有足跡,店門前的一大片樹林,雜草叢生,一片荒蕪。經過一大群慈誠師兄姊的用心整理,目前一片幽靜、清新雅致。樹蔭下,有的地方鋪設連鎖轉,有的地方鋪設小石子,並設有石桌石椅,是休憩靜心的好地方。
而這一片幽靜雅致的樹林,平常就很會掉樹葉,打掃起來是一項大工程。
秋冬之際,更是掉很多,加之一整夜的狂風,林中的樹葉隨風飄飛,將書軒本店周圍的地面鋪上了厚厚的一層。下過雨的地面,濕答答的,樹葉掉在凹凸不平的連鎖轉和小石頭上,常常會粘在上面,更是難掃。有時只好蹲下來,用手將卡在凹槽裏的樹葉撿起來。
大家好不容易齊心協力,一身大汗的將這一片地面清理乾淨,「很有成就感」的歡喜中,坐下來喝口水享受一下「勞動成果」時,一陣風來,又滿地金黃。恍如修行過程中,剛「自掃心地得清淨」,又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或一個自認不太好看的臉色,不自覺地又生起瞋恨心與抱怨。
「唉!又要重來了......」
看著這又一次的滿地落葉,讓我想起小時候的一件趣事。
那年我11歲,住家後面有一大片樹林,起風的時候,林中的樹葉隨風飄飛,有時會飛入廳堂和房間。因此,爸爸規定我們,上學之前要先去樹林掃落葉,掃乾淨了,才可以去上學。
這意味著,要我們更早起床......
天剛亮的時刻起床掃落葉,是一件相當辛苦的苦差事,特別是在秋冬之際,尤其在5°C左右的寒冷天氣裏,被爸爸媽媽叫醒,睡眼惺忪極不情願地離開溫暖的被窩。而林間的樹木,又好像互相約定好似的,總是不停地有葉子落下來。
那時候的孩子,一向不敢抱怨爸爸的規定。但要清晨掃地,心裏還是有怨氣的,只能用臉上的表情來表達。
有一天,爸爸正要出門工作,看到我們「心不甘情不願」臉臭臭的樣子,就把我們通通叫過去,說:「掃地掃得這麽痛苦,來!爸爸教你們一個簡單的方法,以後掃地之前,先把樹搖一搖,把明天的葉子先搖下來,兩天掃一次就好了。」
我們一聽,興奮得不得了,對呀!這麽棒的想法,我們怎麽從來沒有想過呢?
我説:「爸!這麽讚的方法,怎麽不早說呢?」爸爸面露微笑,拿著他的白大褂到醫院看他的病人去了。
第二天,我們起得比平常更早。快速用過媽媽準備的早餐,興奮地來到樹林。掃地之前,先去搖樹,希望把明天的葉子先搖下來。搖到一大半已經滿頭大汗,才發現,原來搖樹比掃地更累,特別是要把第二天的葉子搖落,真是不簡單。
當我們「自以爲」樹搖好了,地也掃乾淨了,正坐在庭院裏休息時,一陣風吹來,葉子又紛紛掉落,這使我們感到非常驚異:奇怪!這樣的事情怎麽會發生呢?
坐在一旁的表姊說:「可能是搖的力氣太小的關係,明天,我們更用力來搖。」
弟弟說:「是呀,是呀!最好把後天的也搖下來。」
我說:「如果能把7天的葉子一起搖下來,那我們一星期掃一次就好了。」
第三天,我們起得更早,草草用過早餐,趕快跑到樹林裏更用力地搖樹,希望把7天的樹葉都搖下來,我們就會過著,童話書裏描述的那種「幸福快樂」的日子了。
非常奇怪的是,不論我們用多大的力量搖樹,第二天的樹葉也不會在今天落下來。
爸爸看見我們一副垂頭喪氣、困惑苦惱的樣子,才安慰我們說:「傻孩子,中午不能把晚上的飯一起吃下去,肚子會撐破的,而晚上依然會餓,對嗎?」看我們點頭,爸爸趁熱打鐵繼續教導:「今天把今天的工作做好,工作才會實在,想要一天做完兩天的工作,是『癩蛤蟆想吃天鵝肉』----癡心妄想呀!」
原來,在樹林裏並沒有「明天的樹葉」可掃。雖然,明天的樹葉一定會落下來,今天能把今天的樹葉掃完,也就好了。
童年掃落葉的經驗,給我很好的啓示:我們生活中所面臨的一切,不也是這樣嗎?未來,雖然有遠大的夢想與心願,活在今天,把握當下,發好願、講好話、做好事,慈悲爲懷愛生、護生,才是生命實在的態度。樹林裏今天的落葉,要在今天掃乾淨,明天自有明天的落葉,不必煩憂。
而心靈裏的落葉、煩惱,要在今天做個了結。明天自有明天的功課,就讓明天的肩膀來承擔吧!
(筆耕團隊 精舍筆記 2022.1.1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