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鄭宜哲醫師
圖:台中慈濟醫院提供
臺中慈濟醫院鄭宜哲──覺得厲害。
【我以為我是來分享的,但我學習到的,遠比我想像的還多很多】
感恩十個月前簡院長的推薦,我才有機會認識這麼棒的一群師兄姊!
原本對這個遠在高雄的線上讀書會是陌生的,答應分享後開始關注,每個星期三上午居家往診的開車空暇,陪伴我分秒不空過的精進時光。主持人美雲師姊的功力,勝過線上直播主,時間的掌控,影片重點的擷取,帶動熱鬧的氣氛,真誠的互動與即時回饋,充實有用的演講內容,中場還有帶動唱的律動時光,根本不會冷場,跟這幾年才流行的podcast相比,真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。如果可以,真應該建議所有的慈濟長照據點要善用此一資源。
半年前,我就收到演講分享的推廣海報,裡面不只是幫忙收集帥氣的照片而已,還有演講內容的引言與背景介紹,這次我第一次感受到如此特殊的尊榮。此外,3週前要繳交PPT檔案(這是大型演講才會有的要求),以及為方便口譯須預先提供文字稿(八國以上語言,上百個翻譯成員),演講的內容不難,但準備是有壓力的。
終於12/1到來,離開一大早的冷冽空氣,來到溫暖熱情的高雄,現場的人比想像中多且熱烈,每個人可以分享的時間很短,精彩且精要,避免了因為冗長而分散注意力的機會。
今天有來自英國的師姊線上分享,即使在艱困的疫情中,還是推素不遺餘力,台北知名蔬食餐廳的夫妻檔老闆,現場分享由葷轉素11年,從一開始的殺生矛盾心情,以及為母親病苦祈福的一念善心開始,從被舊有顧客抱怨到接引更多新的素食菩薩,一路走來的用心,這一切都是因為做了正確的選擇。線上黑龍江的師兄姊分享陪伴一位照顧者重新站起來,現在已通過中醫師考試,進而付出良能幫助別人,是一個把愛傳下去的故事。一群實業家師兄捲起袖子,拿起鋤頭,為了中草藥的培植投注心力,一樣令人敬佩。
莫忘311的導讀,提到一開始的慈濟發放,受到矜持的日本人冷淡排斥,但智慧的師兄姊及時拿出披肩搭在長者背上,頓時來自遠方的溫暖融化了災難後封閉的心房,長者留下感動的眼淚道感恩,那些畫面無不令人動容。我也回想起2012.12.22去梨山往診時,在獨居果農長者的家,當我還在關注他的膝蓋痠痛時,副院長夫人燕燕師姊順手把自己脖子上的圍巾直接圍在老農身上,那種發自內心自然而然的溫暖舉動,對我來說是感動的一刻,也是難忘的一課,醫者們不僅要關心疾患,更要向師兄姊學習貼近對方的心以及對方的需求。
講到用心,主辦單位的貼心,更是值得學習。今天使用的牛津布鞋袋可以帶回家,因為上面已經預先繡好我的姓名,實用的手機架,方便下次繼續上線收看,演講的照片有專人負責紀錄,還有馬來西亞的師兄姊利用插畫記錄下今天的風采畫面,還有線上聽者的回饋,在活動結束後,都一一轉傳到講者的手機中...
令人驚訝的是,這個每周一次的高雄線上讀書會,竟然用這樣的模式,周周運轉,善念不斷,已經持續運作了八年......
做對的事情只是開始,把對的事情做對,才是真正的挑戰,高雄線上讀書會的團隊,是最好的合心典範。
(2012.12.0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