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林秀淑;攝影/陳信諦
「我們實在是不習慣接受採訪啦,就是將自己要做的事做好而已。」聽到要訪問,資深的總務處職工黃元杰,從一貫的沉穩,變得緊張起來。
「我們等一下要去接兩張『師父要坐的椅子』,師姊可以找其他人訪。」一邊忙著接電話,黃元杰一邊婉拒我的採訪。
「請問師兄,什麼是『師父要坐的椅子』?」
看著心已「飛」出去的黃元杰,一旁的蕭惠特忍不住替他解釋:「就是慈濟部上人座位旁邊,常住師父要坐著記錄的椅子啦。」
他接著又說,「昨天上人到大里靜思堂,那邊設備還沒那麼齊全,先搬過去借用的,一方面補位,也是節流。」
進慈濟,要學會接變化球。因為經歷了很多,所以總務處總是有備而來,完整的基本功,讓他們可以隨時補位。
「沒有甚麼照表操課,就是處理好心情,也要處理好事情。到現在,他們都是『以靜制動』,那個『靜』,就是他們已經備好、穩紮的基本功。」
蕭惠特話鋒一轉,「一樣也是照表操課啦,只是小微調,『滾動式』的調整。」他不忘以時事幽了自己一默。
我忍不住問他,「師兄,那你們會超前部署嗎?」
「一定要啊!要前置作業,也要靠經驗,活動表一出來,大致就知道了。」
資深的總務雖然很熟悉了,但是資深也面臨到離退休不遠的狀態。利用這次上人行腳,總務安排了新人來傳承。
2021年11月1日才接任股長的陳易淳,馬上扛起總務窗口的重任。「我們的小朋友呀,我們未來的SUPER STAR(超級明星)。」蕭惠特自信地說著,「先讓她面對情境,資深職工再說明狀況,並協助完成每一個任務。大型活動時是最佳的職訓狀態,因為很實在。」
蕭惠特是總務處老兵,從民權會所的榻榻米小空間,到今日臺中靜思堂萬事俱全的總務處,空間大了,人增加了,要負責的地方也更多了。
「在慈濟,女人當男人用。」蕭惠特自豪地說,我們的年輕妹妹,腰帶繫滿工具包,修理馬桶,水電這些都可以上場。
在資深與新芽的傳承間,總務處也有一套儲存在雲端的SOP(標準作業流程),除了用在作業上的依據,也是基金會每次要評鑑的項目之一。
看著總務處同仁,大家忙進忙出,卻又可以互相幫忙煮咖啡,大家一起喝、有餅乾一起享用。家的氛圍,溫暖又甜蜜地陪伴著他們,一起守護臺中靜思堂。
(筆耕團隊 隨師筆記 2021.11.1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