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文/陳秀嫚
午後的歲末祝福正進行著,臺中靜思堂大廳攤位區,屏風後方置物區的一個角落,劉慶儀坐在置物板上,靠著紙箱的高度以口就碗,津津有味地吃著午餐,仔細一看,他,只有一隻手。
「他會刻印章喔!」一旁的師姊介紹。
他是「人文書畫」團隊的一員,團隊在書軒出口處,設立一個書畫攤位為疫苗募款。
三十歲那年,機械快速轉動下,長衣袖冷不及防被掃到,右手接著被捲進去,劉慶儀當場昏迷。
「醒來只有一個念頭,上有父母,下有妻兒,我要過得很快樂,父母親就不會為我擔心,兄弟姊妹才不會擔心我過得好不好。」平靜略帶自信的言談中,劉慶儀想的不是自己的境遇,而是如何過好下半人生,讓身邊的人安樂。
對書畫有興趣的他,康復後,以一年半的時間,轉念、調整角度,練習用左手逆筆寫字,藉此療養心靈。
「人、事、物靠觀念,態度要誠懇,觀念對了就不會走偏路,只要心念正,就什麼都沒問題。」
「在家裡互相勉勵,出來大家互相勉勵。我雖然這樣,我做給你看,我也會!」
法號「濟勉」的劉慶儀為自己找出路,也帶給別人希望。
回到書畫攤上,劉慶儀用一隻健全的左手,不疾不徐地在畫紙上揮毫,樂在其中。
書畫攤歡愉的氛圍感染著周遭。恰如擺放在攤位上,五花八門的藝術作品。劉慶儀的人生態度,讓生命在平靜中有精采、有價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