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陳美羿、攝影/慈濟醫療志業提供
手術前,臺中慈濟醫院所有手術室工作人員穿著防護衣外加防水隔離衣,並戴上兩層手套、護目鏡與面罩。
「醫護人員穿上防護衣,猶如披上『戰甲』,站到前線去對抗疫情,好像兵將固守城池,不要被攻進來……」
十一月四日(2021 年)早上上人在新店靜思堂,對著台北慈院的醫護人員開示。上人表示,疫情肆虐全球,醫護披上「戰袍」,穿上「鎧甲」,嚴密防守,不讓病毒越雷池一步,以保障大眾的生命、健康。
在酷暑季節,防護衣是密不透風,裡面的衣服都是溼的,其辛苦可想而知。但是「戰士」不能退卻,必須面對敵人,勇敢迎戰。
就在日前,我在虔誠品書會的導讀,讀的是《靜思妙蓮華方便品》,上人開示的影片第221 集:擐甲精進,依法為師。
我查了「擐甲」的意思——「先擐誓甲」;也就是「發下誓言,以做鎧甲」。想到精進要披上「鎧甲」,對抗的敵人是誰?其實就是自己,對抗的是「懈怠」和「懶散」。
在分享「擐甲」的同時,我提出了左宗棠的「抬棺出征」,一個視死如歸的決心。
左宗棠是清朝的大臣,一生經歷討伐太平天國、陝甘回變……當時新疆被叛亂勢力佔領,左宗棠為收復失土,出征打仗時,是帶著棺木去的,不成功便成仁的氣魄,終於打了勝仗,收復了新疆。
在出征中俄新疆邊境的伊犁城時,也是抬棺出征,當時的沙俄一聽到訊息,立刻二話不說,乖乖雙手奉上,歸還伊犁,左宗棠不戰而勝。
有「視死如歸」的決心,就有「必勝」的結果。
〜〜〜
臺北慈濟醫院檢疫站,醫護人員為民眾進行篩檢。
前幾天,子豪在志工早會上分享,他的主題也是跟「疫情」有關。
其中有一段他說:這一場疫情,有如「進擊的巨人」。人們合力防守,而巨人一直想攻進來。台灣本來防守得很好,但是沒想到出現了更高大的巨人,就是Delta,把台灣的防衛線攻破了……
聽到這裡,我微微一笑,之後打電話給他:「你這個比喻太恰當了!但是恐怕很多人都聽不懂。」子豪也表示同意。
「進擊的巨人」是日本漫畫家諫山創創作的作品。漫畫於2009年9月至2021年4月間在《講談社》上連載。
故事建立在人類與巨人的衝突上,人類居住在由高牆包圍的城市,對抗會吃人的巨人。
人類建造了三道高 50 公尺的高聳圍牆,百年來未有巨人攻破,人們漸漸習慣牆內的生活,麻木於和平,害怕冒險與改變,直到最外層的瑪利亞之牆,被身高超過 60m 的超大型巨人踢破,無數巨人湧入城鎮……
子豪要說的是,當全世界很多國家確診、死亡人數節節攀高,台灣防疫還是做得很好。就如建了銅牆鐵壁,抵抗虎視眈眈的巨人(病毒)一樣。
但是有一天,發生確診案例,還造成群聚感染,有人病故了,而且死亡人數不斷增加,造成人心惶惶,政府不得不訂下「三級警戒」,人們動彈不得。有人失業,有企業倒閉……
這就好像出現了更高大的巨人一樣,城牆被攻破,有人被吃掉,房子被踏扁……這個闖進來的「巨人」,就是變種病毒Delta。
「進擊的巨人」後續還有很精彩的發展,就不在此贅述了。
幸好因為疫苗的施打,很多國家的疫情逐漸緩和,台灣也漸漸解禁。人們生活恢復常態,經濟也得到復甦。
公費疫苗開打 大林慈濟醫院前進社區為民服務
上人「自不量力」提出購買五百萬劑的疫苗,錢在哪裡?不知道!
不知道錢在哪裡?但是知道愛在哪裡!上人說:「我『信己無私』;『信人有愛』。」
台灣被病毒攻破,但是台灣人的愛心,就是抵抗「巨人病毒」的力量,終極的力量!
但是台灣能夠保證從此就高枕無憂嗎?誰知道還有沒有更高大的巨人出現?病毒一直在變,變得先進國家都招架不住。
能夠「擐甲」精進,才能抵抗「懈怠」;能夠「抬棺出征」,才能凱旋而歸。而面對不可知的「病毒巨人」,不能只靠醫護人員「披甲上陣」;全民都要提高警覺,疏忽不得,每個人都把「甲冑」穿戴起來,同仇敵愾的禦敵才是。
學佛精進需要「擐甲」,才能守住慧命;對抗世紀疫情更要大家一起「披上盔甲」,嚴陣以待,才能守住健康。
花蓮慈濟醫院快篩團隊,第一時間防堵疫情擴散,長時間穿著防護裝備,脫下時穿戴痕跡仍清晰可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