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林雪儒(慈原);攝影/黃宗保
「上人,看到您好開心!」在隨師筆耕負責窗口陳美羿的引領之下,我站在上人的面前,勇敢的說出我一直以來的心裏話。
上人回我:「難得,看到我很開心。」那是當然的,我都不知道在腦海裏,想過幾百遍可以見師一面。
但是,為什麼上人會說出「難得」?上人對什麼有感而發了?是我回台灣後,漫不經心的做慈濟被發現了?
其實走進精舍親近上人,是海外志工一直以來最夢寐以求的事。想當年海外四合一幹部營,大家都戰戰兢兢。想著怎麼把在海外努力做的一切,讓上人看見,讓上人放心。
那時回台灣有機會親近上人時,雖然是遠遠的望見。但承擔精進的廖美珍師姊說:「跪迎、跪送上人時,記得抬起頭,上人會記住每個他見過的人。」
真的?!
大家都很愛上人 ,所以都是五體投地的恭迎上人。但多難得見到上人,我要一直看、一直看,把上人深深刻在腦海裏。當然也想被記住,所以我堅持抬著頭。
放眼望去,只有「小貓兩三隻」像我一樣抬著頭。
記得那時上人說過:「不要只會說愛我,愛我就做我想做的,愛我想愛的人。」
所以要做到讓上人記得的人,要精進才對。
那時,在上海接觸慈濟,也在上海受證,慈濟家人互相傳承。「左肩擔著如來家業,右肩擔著慈濟人文,胸前掛著個人修養。」都把這一切當成使命。在社區用心推動,努力接引會眾,慈善、環保、訪視、人文,把自己修為的足以代表「慈濟人」。
2012年上海四合一的家人回精舍報告時,我們在大會議室等候著。我盡可能的坐在靠近走道的位置,就為了更親近上人。
「恭迎上人!」上人緩緩走進來,身輕如燕,真的像上人說的:「走路要輕,怕地會痛」,腳步輕盈,不像有踏在地板上,我不禁想:「上人會輕功?」
今天,若不是隨師筆耕的因緣,豈有機會如此親近?
上人在會客室前面「散步」,為的是要練腳力,保持體力才能再去行腳,但步伐好慢。我們在上人必經之路上,預先頂禮等候,陳美羿介紹我是世新新聞的,今天是我值班。上人說了一句:「專科(科班)的。」然後陳美羿又說了一句:「她在寫陳成立,寫得很好。」其實過獎了。
上人就說:「慈誠隊的。」身旁的人幫腔回答:「是的。」
上人叮嚀:「多幫忙把那些老的都記錄下來。」我連忙回說:「好。」
上人又說:「那些一直在做,做了很多年的。」我又是一句:「好。」
上人的心,繫著的除了天下的蒼生,還有自己的弟子。人品典範要留世,要傳家,要代代相傳。
陳美羿說:「上人今天散步情況比之前好太多,去年年底上人好虛弱。」
對於八十多歲的上人來說,天下擔子那麼大,世間苦難這麼多。人心淨化速度那麼慢,口腹之慾太難斷,所以災難有增無減。隨著世壽的增長,上人體力是愈走下坡了。
但是因為弟子們總是說:「祝上人法體安康,常住世間,法輪常轉。」所以上人就要有求必應,一直做一直做,「拖命在做」。
儘管瘦弱的身軀,走路的步伐不再穩健,但還是安坐的聽著,弟子們做慈濟的改變,做慈濟的歡喜。
今天上午馬來西亞二個半小時的報告結束後,上人起身離席。我站在門口處等著送上人離開,看到上人走路不再像多年前那樣了,也不像剛才那樣,要扶著椅背走.......。
親眼一見,我的眼淚都要掉下來了。到底那二個半小時是怎麼撐下來的?「換成我一定是做不到的......。」
我想這句話一說,馬上就會被身邊的師姊回敬一句:「因為你不是上人。」
是啊,世上能像上人這樣的,只有上人了。
弟子能做的就是多承擔一些,雖不能減輕上人的負擔,但起碼要讓上人感覺到放心。
(2021.10.1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