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陳美羿、攝影/白崑廷
我在精舍旁有個房子,平常有宗教處和靜思人文的師姊住,我在台北忙,很少回來。
有一次回來,發現不會開電視,於是找師姊說:「『妳們家』的電視我不會開。」把師姊笑翻了。
今年我有個因緣,必須到花蓮長住。經過一個多月,回到台北的家,感覺好陌生。兒子打電話給我說:「希望晚上煮個飯,炒幾個菜。」
媽媽不在家,兒子自己煮麵,吃膩了,希望吃媽媽「煮的」飯菜。
咦?米在哪兒呀?兩個冰箱遍尋不著,只好打電話向兒子求救:「『你的米』放在哪裡?」
「就放在原來的地方啊!」
我迷惑了,「原來的地方」是哪裡?
「冰箱旁的鐵架子最上層……」兒子可能覺得很好笑。
我恍然大悟:「喔喔!想起來了!謝謝喔!」
洗米下鍋。想到一個年輕人跟我說過的話:「一個老師姑一直跟我講三世因果,我回答她,昨天的事,我都記不起來,怎麼記得前世的事?」
我跟他說,我們做過的事記不起來;但是老天都替我們記。好的、壞的,一筆一筆記得清清楚楚。
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觀念,人死後都有「審判」;而佛教是講因果。人可以忘記做過的事,但冥冥中,自有一股力量,絲毫不漏地記錄著我們的一言一行、一舉一動。
然後,審判是依所做的好事、壞事,判定亡者上天堂或下地獄、下火獄?佛教則是依業力,牽引到六道裡,其中的一道去。
何處是我家?忘了家沒關係,別忘了謹言慎行就好。
原來:處處是我家,處處是道場。
(2021.3.2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