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張翎慧;攝影/蔡天勝
時隔三日,這一篇,已成追憶文......
致心中最敬愛的德慈師父,僅以此文,奉上最深的祝福,祝福德慈師父快快乘願再來,繼續將您守志奉道、簡單修行的精神,傳揚在娑婆世界、廣度有情。無盡的感恩與思念,虔誠祝福德慈師父,南無阿彌陀佛!
* * *
「天勝啊!你們轉來阿喔!進來裡面坐,喝一杯茶啦!」
聽見天勝師兄的聲音,德慈師父立刻從書房走出來,親切地招呼著大家,讓人感受到一分回家的溫暖。
猶記得兩年前(2019年3月),隨著蔡天勝師兄回花蓮為慈濟附中,以及花蓮監獄做防毒宣導的因緣,我們一行人(五哥、五嫂、蔡天勝、劉立仁、詹淑玲及我自己)回到靜思精舍,探望許久未見的德慈師父。
見我們到來,德慈師父馬上熱情地又將慈濟來時路介紹一遍,「阮早前真正辛苦,咱精舍一點一滴,攏係上人和師兄弟克勤、克儉又克難走出來的,咱『一日不做,一日不食』的靜思家風,彼款的精神確實有影實實在在,無半點偏差......」
聽著德慈師父回溯慈濟艱辛行願路,望向陶藝工作坊一隅,幾部老舊的拉坏機依舊持續運作著;一旁木架上擺置著些許成品及半成品,〈陶藝坊〉仍是一貫的靜定、簡樸氛圍,沒有寬闊的場域卻有著無邊的寓意。那是德慈師父恆持的勤儉精神。
回到德慈師父的小客廳,一張長木桌擺放在正中央,牆上的櫃子裡,一格一格擺放著師父收藏的茶壺,簡潔幽雅的空間,輝映著德慈師父慈愛的面容,執壺為我們斟上一杯杯充滿愛的熱茶,「喝茶啦!你們這幾個少年的,也從彰化來的嗎?要精進喔!」
何其有幸,能夠在這樣的氛圍裡,領受師父親如家人般的溫暖!端著茶杯,定睛看著眼前的德慈師父,如此親近德慈師父,聽著師父講古,又何其有福!
短暫的相聚和問候,由於時程安排與路程的關係,我們必須向德慈師父告假。師父親送我們到〈陶藝坊〉門口,還不忘叮嚀著「有空,常回家!轉去,一路平安!」
邊走邊回頭看著站在門口揮手的德慈師父,心中滿是感恩與悸動!那是我第一次如此貼近德慈師父,師父是那樣的親切,柔和的溫度宛若稍早的那杯茶。一別先前對他老人家的敬畏,此行德慈師父的真切、堅毅、親和又溫暖的身形,刻印在我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