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/鄭暐馨(慈大社工一)
攝影/施哲富
2020年的暑假結束,帶著既期待又害怕的心情來到花蓮,正式成為慈濟大學的新鮮人,對大學生活有著滿滿的憧憬與想像,回想起新生營與懿德爸爸媽媽們第一次見面的場景,至今還歷歷在目。
記得相見歡那一天,我們在學校體育館前集合,遠遠看見一群穿著正式,且端莊優雅又整齊的隊伍朝我們走來,沒錯,就是我們的懿德爸爸媽媽們。
爸爸媽媽們從全台各地不同的地方來到花蓮與我們認識,許多爸爸媽媽的年紀都很大了,第一次見到我的懿德媽媽時,感覺媽媽的笑容很慈祥、溫暖,然而我也發現媽媽的腳行動有些不便,走起路來一拐一拐的,但還是很努力地陪伴我們參與所有的行程跟活動。
我心想,我們這群孩子與他們沒有任何血緣關係,為何願意這樣的為我們付出?只因為他們是我們的懿德爸爸媽媽。
透過觀察,媽媽的精神感動了我,主動上前關心媽媽的狀況,得知媽媽的腳前幾天才剛開刀完,因此走路有些緩慢;媽媽則對我的關心感到窩心,彼此真誠的付出與關懷,都感動了對方,雖然才第一次見面,就有著說不上來的熟悉感。
進一步聊天之後,媽媽得知我高中時有參加彰化的慈濟青少年成長班,對慈濟並不陌生,於是很歡喜的說著,自己在社區也是慈少班的陪伴媽媽。很感恩因緣讓我們相遇,一切的緣分也讓彼此的心緊緊靠在一起。
攝影/鄭暐馨
每次都很期待懿德日的到來,可以與懿德爸爸媽媽見面,與他們分享大學生活中的大小事。有一次懿德日,我提早到了教室,看到座位上的爸爸很專心且認真地看著一本小手冊。好奇上前一看,原來是我們第一次見面時,跟爸爸媽媽自我介紹的小檔案,裡面有每位同學的照片跟姓名。這時才知道,對我們而言,認識新朋友、記下對方名字,是如此輕鬆平常的事,但對年紀較大的爸爸媽媽們來說,卻是必須更努力才做得到的。
爸爸努力地看著我們的小檔案,只為了不要叫錯我們的名字,那個畫面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,很感動也有些不捨;感動爸爸如此用心,卻也不捨爸爸年紀大了。
在大學生活中有懿德爸爸媽媽的陪伴,就好像真的多了很多的爸爸媽媽,關心著我們,一起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,而他們的言行跟精神,更是我們學習的對象,帶領著我們走向正確的人生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