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句話的力量,學安心

0觀看次
A- A+

撰文/許淑輝;攝影/施哲富

自忖盡了心力照顧,
仍無法挽回婆婆的生命,
我自責、鎮日不安,
牽絆著她也障礙了自己......

婆婆是衛生所的公衛護士,儘管健康保健的常識豐富,哪裡料想得到只是長時間「嘴破」不癒,檢查結果竟然是血癌,讓所有親友亂了方寸。

姊妹情深,婆婆的妹妹在友人建議下,到一間神壇請教解厄方法。

「晚上十點拿到後院擺開,燒香祈求天公保佑,再......」

她絮絮叨叨交代著我,也說雖然神佛是她去求來的,可是要有家人的支持與配合才會靈驗。

正值初冬時節,我拎著祭品獨自往後院去,鄉下每戶人家前後院總是相隔很遠,且一個村里也住不了幾戶。人口稀少,颼颼冷風常吹得人不寒而慄,加上樹影幢幢,讓人增添幾分想像。鼓起最大的勇氣,在昏暗的所在與天地對話。

為了就近照顧婆婆,舉家遷居彰化市區,除了上班以外,還要醫院與家中兩頭奔忙。我自忖盡了心力,甚至為她布施、參加佛寺法會、求菩薩、......。可惜她最後還是走了。我不怕辛苦,為什麼還是不能挽回婆婆的生命?我自責──難道是我做錯了什麼嗎?

那時,我的健康狀況亮起紅燈,耳語在鄰居和同事之間流傳:「這麼孝順的媳婦,怎麼還會......」無意中聽聞,不知對方是好意關心,還是另有所指。多疑加上凡事求好的個性,我妄想臆測,整日陷入擔心、不安中。

有一回,鄰居邀我參加法會,在唱頌梵唄當下,心靈暫時得到平靜。可是回到家時間晚了,面對一臉不悅的先生及一堆待完成的家事,頓時感到委屈,眼淚潰堤傾洩,心情久久無法平復。

一日做早餐時,轉開收音機,中廣臺正播著靜淇師姊主持的「慈濟世界」節目。證嚴法師說:「學佛,最重要的是學安心。」靜淇師姊正為節目內容做結語。乍聽之下,心頭猛然有陣感覺,「是的,要安心!要安心!」

「要怎樣才能安心?」我又自問。

那天起,我開始收聽「慈濟世界」廣播節目。發現上人在每次開示結束時,很自然地說出「多用心」三個字,給了我新的啟發。尤其開示中提到「四聖諦──苦、集、滅、道」,要多祝福,不要再放不下,牽絆她也障礙自己。

當時堂上還有兩尊活佛──一位年近九十的爺爺和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公公。

公公身體機能退化,走路時身體巍巍顫顫,不自主的神經顫動,嚴重影響走路平衡,日常飲食也需要特別處理。平日不常出門,倒是日常飲食的調理及餵食,需要更多用心,且需要隨時有進出醫院的心理準備。

身為上班族的我,擁有著上班地點離家僅隔一條馬路的優勢,可以很快地來回探望他們。也感恩左鄰右舍熱心幫忙,隨時來串門子,幫我探視兩老的狀況,稍減緊張。可惜在婆婆往生後的隔年,公公也走了。

後來那些日子,每天傍晚與先生輪流陪伴著爺爺,在社區周邊散步,已是我們的日常。提著一張木頭椅子,供他需要時可以即時坐下休息,也在鄉親心裡留下深刻印象。了解了「甘願做、歡喜受」的道理後,我們夫妻細心照顧長者們的生活起居,終能隨分隨力,不再有壓力。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