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微足以道》——新聞背後的故事~阿雪的喜被

0觀看次
A- A+

《微足以道》——新聞背後的故事 ◎曾多聞


■記憶中的亮點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攝影/陳靜惠           
阿雪的喜被

婚事由不得自己作主,
往生的事總可以自己安排,
她覺得這床往生被才是她真正的喜被......

最令阿雪覺得幸福的一樁事,就是廳上佛桌抽屜裏疊妥摺好的那一床被。

阿雪每天必做的功課,就是早上梳洗過後,吃早飯前,先把那床被從抽屜裏拿出來,恭恭敬敬擱在佛桌上,手持佛珠,喃喃念上二十一遍往生咒,再恭恭敬敬把被收回抽屜裏,仔仔細細擺好。

這是床好被,金黃色緞子的布面,上面的陀羅尼咒是用紅線繡上去的,不是隨隨便便的紅染料印上去。繡工也好,一個一個字都看得真真切切,早些年阿雪就是不戴老花眼鏡,也能讀清楚上面的經文。

是的,這是床往生被,金黃色的緞面繡上紅色的陀羅尼經文,給人往生的時候蓋的;不是一般說的喜被,紅紅綠綠的綢子繡上百子圖,給夫妻新婚之夜蓋的。

但是阿雪覺得,這床被才是自己的喜被。出嫁已經是太久以前的事,婚事也不由自己作主;往生的事呢,雖然說不定什麼時候菩薩一叫自己就得隨著去,但有些事總是可以自己安排。比方說,請一床好被回家。

阿雪九十一歲,這床被已經請了二十一年。每年農曆六月初六曬經節,她必定請出這床被,拿到陽光下曬一曬,一年一次。因為六月初六是太陽生日,凡是這天被曬過的東西,蟲子就不咬。

不過這床被已不是阿雪二十一年前做的那一床。當初那床被,在鄰居老太太忽然往生的時候,阿雪送給她家子孫結緣了;現在這一床,是阿雪後來再替自己請的。

閒時二事

老一輩的華人,往生後不論土葬、火葬,總是講究在遺體上或是骨灰罈上,蓋一床往生被。阿雪雖然移民美國四十幾年,對於往生的想法,還是依循華人傳統觀念:亡者蓋上往生被,亡魂就不墮三途惡道,而往生西方淨土去。這麼重要的一床被,品質自然要講究。

阿雪覺得人老了,該趁腦子還清楚的時候,為自己請一床往生被。她住在一個華人聚集的社區,鄰居老太太也是華人,閒時兩人一塊兒聊天,阿雪說起回臺灣請往生被的事,鄰居老太太嫌晦氣,阿雪就開導她,說這是喜事呢!

鄰居老太太不肯聽,過一年春天忽然去世,兒孫慌得哭泣哀傷皆忘,阿雪從那團混亂中分明看到一絲淒涼,就拿出自己日日誦經加持的往生被,給鄰居老太太的遺體蓋上,算是結緣。

經過這件事,阿雪更覺得早早把往生被請回家,心裏才踏實。既然往生被和鄰居老太太結緣,自己便又回臺灣請一床新被回家,一樣每天早上請出來誦誦經,每年農曆六月初六請出來曬曬太陽。

閒時沒事,還把往生被拿出來蓋一蓋,躺在客廳的長沙發上,仰頭可以從挑高的落地玻璃窗看到窗外的藍天,偶爾有朵朵白雲飄過。阿雪閒的時候還有一樣愛做的事,那就是去靜子家摺舊報紙。

靜子年紀比阿雪輕,來美國的時間也比阿雪晚,但是在臺灣皈依了證嚴法師,算是真正學佛的人。阿雪愛好佛法,可是沒有真正學習過,就特別佩服靜子。

靜子搬來美國那一年,剛好芝加哥熱浪(Chicago Heat Wave)來襲,造成七百多人喪生;又有馬里蘭颶風(Hurricane Marilyn),也造成十三人喪生。靜子告訴阿雪,師父說過,天下災難這麼多,都是因為四大不調,所以國土危脆,要讓天下無災無難,就要疼惜大地。

阿雪問道:「那要怎麼疼惜大地呢?」

靜子說:「像是回收舊報紙、瓶罐等,不要製造垃圾,這就叫做環保。」

靜子家庭條件不比阿雪好,人卻很大方,把自家車庫開放,收集舊報紙,收集空瓶罐,整理好送到回收廠。

阿雪有空就去幫忙摺報紙、洗瓶罐,聽靜子轉述一些師父的話。阿雪覺得靜子的師父很有智慧,做的都是救人的事,就常常拿錢要給靜子去捐。靜子也不推託,還跟阿雪說:「你是我的第一個會員。」

後來,到靜子家幫忙的人愈來愈多,都是些老太太,也有幾個小妮子,很多是結婚後跟著丈夫來美國,閒在家中無事的主婦。於是,有人提供辦公室作聯絡聚點,摺報紙的地方也從阿雪家的車庫搬到辦公室的倉庫。

阿雪也跟著靜子四處去收廢紙、撿瓶瓶罐罐,她說:「做環保好,來回跑能鍛鍊雙腿,還能疼惜大地,讓天下無災無難。」靜子笑了。

阿雪的確覺得,自己雖是八十多歲的人,但是雙腿愈來愈強健,身子也愈來愈硬朗,做環保當然好;不過她也相信,自己身體好,是往生被發揮的妙用。

以前鄰居老太太說,阿雪往家裏請往生被是晦氣,說往生被是給死人蓋的,拿回家不吉利。阿雪想,這個玄妙她不說,老太太就不明白,其實往生被上繡了經文,請一床被回家,就好像請回一部大藏經,供養起來,才是保佑呢!

早已安心

後來,靜子全家搬回臺灣。阿雪還是去辦公室摺報紙、還是捐錢,但總覺得有點失落。過沒多久,靜子罹患癌症往生。阿雪聞言,有點恍惚,靜子年紀還比自己輕,怎麼就走了。她忽然想起,十幾年來,就沒想到問靜子一句,有沒有請好往生被在家。

不過,靜子是學佛的人,家在臺灣,人又在師父身邊,後事總會料理得好好的。這麼一琢磨,阿雪就放心了。

這一天,院子裏太陽高懸,陽光溫暖,阿雪算算日子,已經是農曆六月,差不多該是曬往生被的日子。念完早課,她心血來潮,往長沙發上一躺,就把往生被蓋在身上。

陽光暖乎乎的,曬得阿雪暈乎乎,她一個人躺在沙發上,蓋著往生被,看著雲的影子在落地窗上流動,感覺身上有點乏力,這點小感覺可是從前和靜子一起摺報紙的時候沒有的。

阿雪覺得自己老了,來回跑撿瓶罐太吃力,只能去辦公室的倉庫摺摺報紙。當年一起摺報紙的幾個小妮子,現在都成了大媽,有個叫阿美的,特別照顧老人家,怕阿雪開車辛苦,每個星期固定兩天接送阿雪去辦公室。

阿雪耳朵有點背,每逢阿美要來的日子,她就不鎖門。這天阿美進門,只見阿雪沐浴在一屋的陽光裏,閉著雙眼,蓋著往生被,躺在沙發上,一動不動。

走到跟前,阿美伸手推推阿雪,竟發現阿雪渾身滾燙。不去摺報紙了,趕快送醫院要緊。

在醫院裏,阿雪很慢很慢地吃著胡蘿蔔泥,醫師對阿雪的一雙兒女還有阿美說:「老奶奶真命大,敗血症有時候是很危險的,你們差點失去她了。」

阿美對阿雪說:「已經過了六月初六,你今年錯過曬往生被的時間了。」

阿雪說:「那有什麼要緊,明年再曬,隨緣啦!」

阿雪的女兒說:「媽媽,你要小心啊,我們以為你丟下我們走了,很害怕啊!」

阿雪說:「真的菩薩來叫,我就隨菩薩去了,沒有什麼好害怕的。」

阿雪吃完胡蘿蔔泥,徐徐躺下,閉睛假寐。她心裏雪亮分明,等那個時刻來了,她便會乘著往生被,隨佛而去,渡過忘川,直到彼岸。

【註】靜子,即慈濟志工陳靜志。一九九四年,她在喜瑞都(Cerritos)推動環保志業;為了讓志工有據點好做事,將自家車庫改為工作間及貨倉,並複製鑰匙給多位志工,方便大家隨時進出。罹癌後,她從容自在地堅強面對。之前,已說服丈夫、兒子讓她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;走到生命盡頭時,圓滿最後的奉獻。

本文獲「慈濟人文志業中心」授權,轉載自《道侶叢書 幸福系列023》(出版日期/2011年5月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