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中課輔歡喜地

0觀看次
A- A+

 

撰文/李秋月(高雄教聯會);攝影/施哲富

2010年從任教的高中退休,在第一次教聯會會議上,兩位窗口提議要辦國中弱勢家庭課輔。會議中沒人反對,也沒討論如何辦?只有我訥訥地問:「誰來辦?」兩位窗口很有默契地說:「妳啊!」聽到這句話,沒有五雷轟頂,也沒有歡欣鼓舞,不是修行過人,而是「青瞑不怕大槍!」(台語,不知擔心害怕)。

從無到有是最甜蜜的負擔,諸如,學生從哪裡來?老師從哪裡來......問題如亂麻,雜沓而來,沒人商量、無處學習,憑著一分對教育的熱忱,壯士斷腕的毅力,勇猛往前走!

首先要有師生的招生簡章,要確定宗旨來招生,我們的宗旨是──
「上人說:教育是人們的希望,老師們必須用心投入。社會中有許多弱勢的孩子需要我們關懷,這些孩子唯一的希望就是教育,如果他們在孩童時代受到良好的教育,長大以後一定能具備各方面能力。」

「教育功能團隊秉持上人的理念,願意做心靈大地的農夫,伸出雙手接近窮困的孩子,好好地培育一顆顆的種子、一株株的幼苗,栽培這些孩子健康茁壯。」

2010年10月,在許多人幫忙招生與好友的情義相挺下,學生們琅琅的讀書聲、老師們殷殷教導的柔和妙音聲,從週一到週四晚上迴盪在莊嚴的高雄靜思堂長廊,雖然一切都剛起步,還沒看到孩子們健康茁壯、成長,但已先嚐「有心就不難」的甜美果實。

上課時跟全體老師默契:「拜託大家不要要求學生的成績,麻煩大家用媽媽心、菩薩心愛孩子,只要孩子進步一點點我們就為他們真誠鼓掌;拜託老師們幫忙找出孩子的亮點,讓孩子找回自尊與自信!」

記得有位小馬同學(化名),他的英文、數學成績都是個位數,經過幾個月的一對一教學,上課態度從心猿意馬進階到專注,仍未見成效;他最喜歡在下課時,將靜思堂法華坡道當溜滑梯,像一匹脫韁野馬,徜徉在如茵綠草中,快樂的神情布滿眼眸。我知道靜思堂已將他的身心安頓,老師已獲得他的信任!

一天,電話家訪時,小馬的媽媽不在家。為了養活兩個孩子,單親的媽媽兼了兩份工作,晚上這一份,念高職的哥哥也跟著去。電話中聽到敲敲打打的聲音,以為小馬在玩電腦,他說在做無敵鐵金剛、玩具......,按耐不住驚喜,問:「小馬,下週一可帶來給老師看嗎?」

看到他用廢棄物做成栩栩如生的作品,我有如找到開啟金礦的鑰匙:「小馬,這些作品都是你單獨完成的嗎?老師找一位做手工藝的師伯教你做其他的手工藝,你有興趣嗎?」小馬的眼睛閃著亮光,點頭如搗蒜。原來這匹馬的亮點不在課本,而在手工藝!我因為找到他的亮點而手舞足蹈。

2013年6月,第一屆愛的希望國中課輔學生畢業感恩會,我淚流滿面地感恩老師,用嫁女兒的心情殷殷叮嚀學生時,更是哽咽得說不出話來;老師們一一祝福、擁抱學生時也淚濕衣襟。

我們看到這三年,孩子由浮躁而沉穩;舉手投足、開口動舌由粗魯而文雅,境教、言教、身教已鐫刻在他們的身心靈,這一株株被升學主義放棄的幼苗,正往空中自由地伸展他們的枝枒。

這三年我免疫系統下降,得了香港腳、頭髮得了白蟲病、體重由51公斤下降到46公斤,但是為了弱勢家庭孩子的教育,我「衣帶漸寬終不悔」!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