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思與感恩--致我親愛的媽媽

0觀看次
A- A+

文/彭秋玉;圖/彭秋玉、陳世堯

媽媽,您連最後的道別都是那麼為大家著想。您的往生是漸進式的,讓大家都做好了心理準備,大家在前一天都用各種方式和您見了最後一面,有用視訊的,更多的是親自到您跟前的,隔天您就安詳地走了,現在我們懷著深深的感恩與祝福,祝您一路好走,往生善處。

弟弟子宏常說,您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!您的堅毅、吃苦耐勞、婦德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。我的腦海中常出現一個一早忙完農事追著火車尾跑的女孩,那是您追著跳上火車去中壢讀書的身影。您是童養媳,可以上家政學校已是奇蹟。雖然有忙不完的家事、農事,小小年紀的您,早早就扛起了全家各種大、小事。

當了母親,更堅信您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!記憶中您從不打罵我們,日本教育的傳統禮教,讓您永遠面帶笑容,溫文賢淑。小時候喜歡和您一起去SET(做頭髮),喜歡看剛剝下髮捲的一團團卷髮被梳成UP(往上梳高髮尾上翹);不只打點自己,您的巧手會做衣服、織毛線衣、手套、帽子給全家人,那麼巧的手,卻也要頂著烈日種田、種菜、挑水肥、抽乾掉的竹子做成柴火,代替男丁去當奉工(註一)鋪路。

我喜歡農忙時節您做的硬頭稀飯(註二)配您親手做的豆腐乳,長大我才知道原來我們家沒錢,該給換工的人吃乾飯,我們卻只供得起稀飯。那唇齒間的美味,一直跟著我長大。是的,換工,人家來幫我們收割,媽媽也要去還勞役。您說,四叔公說您只少一根尾巴,不然就是道地的一頭牛了。

1991年我搬去泰國,每年您都和爸爸來看我,寒暑假我也都和咪咪一起返台窩在娘家,您常說,幾個子女我雖然住得最遠,和我相處的時間卻最長。每次我要回泰國,您總是讓我帶自己醃漬的紫蘇梅、嫩薑、蕎頭,每次到泰國看我們也總是行囊滿滿,您總說,人到貨到,讓我們在泰國隨時都可以吃到家鄉味。我總打電話問您,粽子怎麼做?蘿蔔糕怎麼做?您就像是我的百科全書。

小時候都以為您喜歡吃魚頭、雞脖子,長大後才知道原來您都是把好的留給我們,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,要拉拔我們六個蘿蔔頭長大是多不容易的事,原來您不是不管我們,而是忙得沒時間管,我們六個也都有您和爸的基因,沒有讓您多操心。還好您的日子如倒吃甘蔗,越老命越好。

您圓滿了自己的一生,也用您無盡的愛豐富了子女、孫子女及曾孫子女的人生,想起您,大家的回憶都是滿滿的甜蜜與幸福。

帶著難割捨的不捨,我們還是要放手,用悲欣交集的心請您安心的走,請放心,我們一定會好好的照顧爸爸。請記得,下輩子我們仍要當您的兒女哦!

媽媽,我會繼續用您給的身體行菩薩道,在此,祝福您往生西方淨土,若可能,早早乘願再來,做人間菩薩。

 

註一:奉工,指無酬勞替公家做事。
註二:硬頭稀飯是指煮得較稠的稀飯。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