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心,就不難

0觀看次
A- A+

《簡單‧不簡單》編者序

文/陳玫君;圖/陳靜惠

上班途中,在劍潭捷運站附近一棟大樓前轉車。開放的公共空間,設置了幾排長條椅,候車的人得以坐在樹蔭下看報、聊天,或者盯著遠方,直到公車出現。

這裡,除了舒適的候車環境,讓人一早就心曠神怡,大樓警衛充滿朝氣的服務態度,也十分令人讚賞。

他們不像一般警衛只是站立微笑、點頭寒暄。每當有車輛停靠大樓時,就小跑步向前協助開關車門,甚至幫忙提拿物品;指揮引導車輛離去時,還多了一個鞠躬敬禮動作,並大聲地說:「請慢走。」

晴天時,我見過警衛熱心地幫住戶從車上搬下一顆大西瓜;雨天時,剛買菜回來的住戶離大門還有一段距離,他們就快步撐傘迎接,幫忙收關傘具......

有一天,我對正在巡視站牌旁花圃的年長警衛點頭道早,他也問候我公車好不好等,末了還大聲地說:「祝您今天上班愉快!」

大樓的清潔阿姨會天天打掃候車的公共區塊,因為常和她聊上一兩句,不免好奇地問:「這大樓的警衛服務真慇勤,是因為待遇好,還是住戶或主管的要求呢?」

其實我心裡早設定答案是──年長警衛主管的以身示範,因為他待人的身段柔軟,卻散發著優雅氣質。不意,阿姨卻告訴我,這五星級飯店的服務模式,是來自其中一位年輕警衛的發想。

他告訴主管:「既然警衛是服務性工作,我們何不把服務提升到五星級飯店水準?」主管非常認同他的想法,也願意和他一起開始嘗試,並帶動其他人;很快地,住戶都感受到這分用心,年輕警衛也因此被評選為最佳服務員工。

一個年輕人的一個好心念,讓工作不再只是一分換取金錢的報酬,反而成為廣結好人緣的利器;我想,他們的精神抖擻不光是來自服務的熱忱,也是與人為善所產生的良性互動循環。

「不怕力量小,只怕不去做。」證嚴上人常以「小麻雀救森林大火」的故事,開示大眾勿輕己能;「心能扭轉乾坤,若人人合和互協,更能在人間激起善的效應。」

也有科學家表示,從量子力學的作用力來看,動一個念頭所產生的信息波,可以跨越的時空,大到難以想像;因此人類可以利用「純正心念」的集體意識,來減少世間災難。

《簡單‧不簡單》這本書,想要和讀者分享一個簡單概念,就是──面對「不簡單」的世事,選擇其實可以很「簡單」。但「簡單」並不代表容易,在「不簡單」的日積月累過程中,可以發現「有心,就不難」。

本書針對證嚴上人提出的「人人大懺悔」、「誠心齋戒」、「回歸儉樸生活」,企畫了三個單元──
「心的潛能」單元:從生涯規畫、親子關係、婆媳之間、意外和疾病考驗等生活各層面,分享自省的領悟與蛻變的踏實。

「淡薄真味」單元:從愛護生靈,也愛護自己健康的角度,鼓勵大家加入蔬食一族。

「化繁為簡」單元:提倡的是外在樸實、內心喜悅的生活態度。

四個月前,我在心裡決定不要吃肉後,才想起和家人有約要去餐廳享用美食。小妹勸我,先吃完這頓再說吧!那晚,我沒再夾肉,卻基於惜福吃掉先生不想吃的一小碟葷食。

本書「牠們是生命,不是食物」一文中,吳沅明的分享就具足了智慧;她說:「如果每次人家吃不完,我都用惜福的心態去吃,總有一天又會不知不覺開始吃肉了。往後,我都告訴自己,牠們是血肉之軀,不是食物;自然斷去走回頭路的因。」

無論是三餐飲食或是生活態度、人生方向的選擇,都取決於個人心念;然而,心念瞬息萬變,最難就在顧好一念心。

慈濟啟動入經藏「心靈工程」,在各社區舉辦《法譬如水》讀書會、以妙音手語演繹經藏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看到許許多多人藉由團體共修的力量,突破種種困難,將人們眼中的「不簡單」都變「簡單」了。

因為其中的意義,不再只是為了個人小我,還有著人類遠景和環境永續的共同企求!

本文獲「慈濟人文志業中心」授權,轉載自《道侶叢書 生命系列021》簡單‧不簡單(出版日期/2011年7月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