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靈故鄉法髓永續~「心靈的故鄉」讀後心得

0觀看次
A- A+

心量有多寬廣,福就有多大,德昕師父與學員分享,我們都是耕者有其田,因為上人給我一方大福田。。

(撰文/慈曼;攝影/黃宗保、許榮輝)

建造心靈家園 靜思法脈永續

  靜思精舍是慈濟人用自己的力量建構的家,是靜思法脈的起源地,也是慈濟宗門的源頭;靜思法脈是心靈的道場,慈濟宗門是修行的方向。在《心靈的故鄉~靜思精舍巡禮》一書中,記載著靜思精舍的歷史,詳細描述各個空間的用途,還有常住師父們的作息以及數十年來的點點滴滴…

清淨美善 人間道場

  精舍大殿完工啟用於一九六九年,這裡是全球慈濟人心靈的家,因為常住師父與慈濟家人年年增加,空間日漸不敷使用、屢屢增建。終於在慈濟四十二周年時,上人決心建立能容納慈濟家人共修精進的靜思精舍主堂。

  秉持著「用心蓋千年建築」的理念,將佛法融入建築中;關懷自然的環保綠建築,展現與地球共生息的慈濟精神。靜思精舍不單是傳播美善的場所,更是充滿愛的人間道場。

靜思精舍 自力更生

  在靜思精舍,人人各司其職,常住師父們自力更生維持生活所需。書裡說著:四十多年來,精舍的生活用度、增建經費,都是靠著常住師父製作蠟燭、陶藝、豆粉等手工藝品來支出應用…

  證嚴上人說,靜思精舍是全球慈濟人的家,懇切叮囑弟子們好好把關,守好上人與常住師父們的慧命;增建工程的費用,堅持不接受募款,僅接受慈濟人以建設自己家的心,回來精舍工地付出。將近三年工程期間,一切建築所需常住師父全力承擔,全臺慈濟人輪流回花蓮投入香積與工地…

  慈濟創建五十餘年,靜思精舍秉持「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」,在精進自身的慧命中道業增長。靜思精舍總是「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」;花蓮鄉村夜闌人靜時,天籟清澈星空、花語蟲鳴,總能為我們滌淨人間雜念,與大地一同呼吸。

宇宙星空 大愛無邊

  靜思精舍多年來有著許多感人的故事,在《心靈的故鄉:靜思精舍巡禮》書中多有記載,竹筒歲月開始慈善濟貧教富;常住恆持心念清淨如琉璃,奉行上人自力更生志節,追隨上人擔起為天下眾生做天下事,以清淨之出世心,從事入世志業。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,步步踏實、環環相扣,並行共進;以愛凝聚從鄰里到國際,如慈濟小行星般躍向天際,無私奉獻在地球與宇宙同輝映…

  上人期許弟子們要常回「心靈故鄉」,規律生活、精勤修習,短期修行;也教導弟子們人人照顧好自己的心靈,緊密連結清淨法緣,才能依法修行、涵養品德;更期許弟子能將社區道場當成自己的家,即使家業、事業忙碌,只要道心堅固,即可發揮良能廣邀天下善士打造清新潔淨社會。

靜思精舍巡禮,凝聚人文教育共知、共識與共行。

無限感恩 自我期許

  「心靈的故鄉~靜思精舍巡禮」啟迪我們要開啟智慧,匯集愛心共同付出,凝聚善念為世界祈福;引領我們要種善因結好緣,發揮良善功能,深入社區推動正知、正見…讓愛普及。

  看完這本書,心中深深的感動、滿滿的感恩,感恩上人創造慈濟世界,感恩常住師父身形導引,感恩師兄姊無私付出,感恩所有…

  期許啟發自心化為清流淨化人心;法海昇平,法船啟航,要人間菩薩招生邀約更多人,聞聲救苦繼續航行,同心為天下平安努力,攜手共創人間淨土。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