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圖.江欣燕(馬來西亞雪隆分會)
真正讓內心平靜的方法,不是重複指責或尋求認同,而是轉念接受與放下。
在慈濟世界裡,常聽到一句靜思語:「對的人,要跟錯的人說對不起。」
初聽這句話時,會以為意思是──當雙方發生衝突時,明理的一方應該先低頭、主動道歉。然而,在這十多年以來,我始終未曾實踐這句靜思語,心中也常感疑惑,為什麼是「對的人」要先低頭?為什麼要為別人的錯誤負責?難道我是不明理的人嗎?
直到後來,我經歷了一件事。
一群人以道德的名義給予壓力,讓我感到傷害與難過。我把這分委屈告訴了其他人,沒想到,情緒非但沒有釋懷,反而在一次次重述過程中,被再次翻攪、加深了那股不舒服。
那一刻我才明白,真正讓內心平靜的方法,不是重複指責或尋求認同,而是轉念接受與放下──「他們不是故意的。」
或許他們有自己的局限與盲點,也未曾察覺到自己的言行可能帶來傷害。這樣的理解,讓我終於鬆了一口氣。
原來,原諒別人,其實是放過自己。
寬容不易,尤其面對傷害過我們的人,但正因不易,選擇寬容,才能培養胸懷,實踐「對的人,要跟錯的人說對不起」。
寬容從來都不容易,尤其是對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。但也正因為不容易,當我們有勇氣選擇寬容時,才能真正培養出那分胸懷,實踐「對的人,要跟錯的人說對不起」。
這不是對錯的分界,而是心靈成熟後的溫柔。
不是因為我們錯了,而是我們選擇不再讓情緒綁架自己,不再困在對錯與怨懟的輪迴裡。真正能讓心放下的,不是等別人來道歉,而是自己願意釋懷,放過了自己。
此刻,我終於讓「心」重新回到安然自在的位置。
心寬一寸,路寬一丈。願我們都能成為那個先放下的人;讓愛多一點,讓苦少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