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.釋純念
從越南來到慈濟大學,收穫滿滿的善念與感動,體會到自我成長的喜悅,也學會用愛助人,讓生命變得更加有意義。(圖片來源:慈濟大學提供)
從越南遠道而來的我,至今已在慈濟大學學習了一年又一個月。當我收到碩士班錄取通知與獎學金的喜訊時,心中充滿了喜悅。
一年多的時間說長不長,說短也不短,長到讓我數不清遇見過多少善良美好的人,踏足過多少令人心動的角落;卻也短到我的中文學習仍未臻完善、許多計畫尚未完成。我深知語言學習需要長時間的累積,因此我並不焦急,只覺得這段旅程無比珍貴。
在慈濟大學的這段期間,我深刻體會到自我成長與助人的力量。我深受慈濟精神的啟發——幫助他人,不僅是傳遞愛與關懷,更是一種內在的滿足與修行。
從手指比劃到自在對話,語言不再是隔閡,而是連結的橋梁。生活中的日常點滴,也讓我逐步把台灣視為第二個家,珍惜每一次學習與成長的機會。(攝影:黃世澤)
每當我參與慈善活動或環境保護行動時,總能感受到一股力量,不僅來自每一位志工無私的奉獻,也來自我內心對人與自然的尊重。正如證嚴上人所說:「以愛為根,行善為道。」我們每一個微小的行動,都有改變世界的可能。
不知從何時開始,我已悄然將台灣視為自己的第二個家。首先,因為我能與台灣人順暢溝通,我相信,只要真心交流、不斷的對話,即便遇到困難,也能找到解決之道。
初來乍到時,我的中文能力有限,買東西時只能用手指比劃;搭計程車時,只會說出到達地址,其他一概不懂。日常生活充滿挑戰,經常迷路、說錯話,甚至無法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。然而,正是這些困難,使我更加珍惜學習與成長的機會。
每天清晨在公園散步,聆聽鳥鳴、遠望群山,讓心靈沉澱於寧靜中。在這片土地上,我深刻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暖,以及滿滿的愛與支持。(攝影:鄭春金)
其次,科技的進步也為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。隨著語言能力逐漸提升,我已能理解基本的內容,日常交流不再困難。至今,我熟悉了台灣的生活節奏,能夠找到美味的食物,購買所需的物品,也深刻感受到台灣的安全與美麗。
然而,比起這些實際的方便與舒適,更令我感動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暖。佛法云:「欲得幸福美滿人生,須廣結善緣,播種善因。」世間萬物皆因緣和合,正因如此,我才有此因緣在這片土地上,感受到滿滿的愛與支持。
此外,我深愛這裡的自然與人文環境。每天清晨,我習慣到公園散步,聆聽鳥鳴、遠望群山,讓內心沉澱於寧靜之中。學程中,我也認識了許多年長的慈濟志工,他們熱情善良,曾在我迷路時陪伴指引,甚至邀請我到家中共進晚餐,喝茶聊天。他們細心照顧我,幫我尋找家鄉味的醬油,點滴情誼讓我倍感溫馨。
正如證嚴上人所說:「勇氣不可失,信心不可無,世間沒有不能與無能的事。」我願懷抱這分信念,珍惜每一段因緣,轉化所學所感,為世界帶來更多美好。(圖片來源:釋純念提供)
更重要的是,這裡給了我追尋夢想的機會。透過參與環境保護行動與社區活動,我累積了更多實踐經驗。我始終相信,只要努力幫助他人,為環境盡一分心力,我的中文教師夢終能成真。我也期待有一天,能夠回報這段時間所獲得的恩情,將這分愛與善意傳遞下去,讓慈濟精神在我身上延續。
正如證嚴上人所說:「勇氣不可失,信心不可無,世間沒有不能與無能的事。」我願懷抱這分信念,在未來的日子裡持續努力,珍惜每一段因緣,將所學所感轉化為善的力量,為世界帶來更多美好。
未來,我期許自己能夠運用所學,弘揚正法,將佛法的智慧分享給更多人。同時,我也希望盡己之力,為環境保護與兒童教育貢獻一分心力。佛法不僅是一種信仰,更是一種生活態度,提醒我們要珍惜萬物、關愛生命。我願以此為志業,讓更多人了解環保的重要性,從自身做起,善待地球,讓世界更加和諧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