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在說法臺 靈鷲山晨曦靜謐

0觀看次
A- A+

圖文.陳文忠

團隊現場收集測量場地的資料後,大家匯聚一處,共同學習與討論事前準備工作,為後續順利推動,奠定朝山和誦經基礎。

慈濟於2024年首次在印度王舍城靈鷲山舉辦五十八周年慶朝山活動後,將在2025年4月21日再次規劃周年慶朝山暨誦經活動。

法音長存 光照人間

闊別一年,3月17日,我帶著使命重返此地,提前為慈濟周年慶的朝山與誦經活動做準備。去年,我負責測量工作;今年,不僅肩負測量任務,還需同步記錄、拍攝、錄影、採訪與撰寫,才深刻體會到人文真善美志工團隊的責任與神聖使命。

郭糧鳴與李白(中至左)於靈鷲山細心丈量路線,使用磚塊標記號碼,確保數據準確可追溯。

這份任務不禁讓自己想起千年前的僧侶們,不辭辛勞,以各地語言記錄佛陀的教法與經文,使佛法超越時空、代代相傳,照亮無數眾生的心靈。阿育王更是懷抱宏大願心,廣建石柱與佛塔,不僅戮力弘揚佛法,更為佛教留下珍貴的歷史足跡。

當日,懷抱著學習與感恩之心承擔這份記錄的使命,深感這不僅是當下的責任,更像是承續著千年不曾間斷的法脈傳承。透過影像、文字與聲音,將智慧與慈悲銘刻於時代的印記之中,願法音長存,光照人間,利益無量眾生。

殊勝因緣 法華靈山現瑞相

清晨因緣殊勝,陽光自雲端灑落,輝映法華靈鷲山,祥和莊嚴,靈氣滿盈。

清晨祥和寧靜,陽光穿透雲層普照大地,如佛光般輝映著靈鷲山,整座法華道場籠罩在一片莊嚴靈氣之中,讓人心生無限法喜。

在我們專注準備工作之際,靈鷲山迎來來自多國的僧眾與信徒,儘管人數不足百人,他們仍以「三步一拜」的虔誠之心,緩緩朝山。每一步,皆蘊含著對佛法的敬仰與發願;每一拜,映照出內心的虔敬與修持。

大家專注而恆持的精神令人深受感動,也讓自己在刹那間深刻體悟──修行的關鍵不在於人數的多寡,而在於內心的真誠與恆久不變的信念。

靈鷲山迎來一批來自泰國與越南的僧眾與信徒,人數雖不足百人,卻以「三步一拜」的虔誠之心,緩緩朝山。

願法音永續 廣淨佛國

期待未來,慈濟團隊能同數百位僧眾,共赴靈鷲山朝山,並於說法臺上重溫二千五百多年前,佛陀在此為眾宣說《妙法蓮華經》法音,讓法水源遠流長,廣被眾生。

這不僅是對敬愛的上人最深的敬仰與感恩,亦是靜思弟子獻給上人最虔誠的壽禮,也是對慈濟周年慶最殊勝的祝福。

今年即將再次於靈鷲山朝山,願這分至誠心念,隨著朝山的每一步、誦經的每一句,化作清淨法香,祈願上人法體安康、長住世間,法脈綿延,慈悲大愛永續人間。

規劃過程中,郭糧鳴希望以靈山橋作為朝山的起點,確保朝山彩排與活動當天,隊伍能夠順利排列,展現無比的虔敬與法喜。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