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曆七月是什麼月?(上)

0觀看次
A- A+

文.顏 莉

花蓮靜思精舍七月吉祥月祈福會,常住師父引領同仁手捧心燈、素果、鮮花虔誠獻供。(攝影/吳孟恩)

農曆七月是什麼月?

「是吉祥月!」當慈濟人異口同聲回答時,可能有更多人會說「是鬼月!」哪個答案才對呢?

從歷史角度而言,筆者認為兩個答案都對。

先就「鬼月」而言,即使是因傳聞有人謠言惑眾,久而久之積非成是,但在遠去的歷史潮浪中,一代傳一代,有多少人在這觀念下真實活過了他們的一生?在上個世紀之前,「七月是鬼月」早已成為臺灣社會數百年來的共同思維。

那麼,究竟農曆七月是怎樣的一個月份呢?讓我們從典籍一一來試著了解。

◆《天元五歌》中的七月

七月的田野蘊藏天地之氣,古人視為吉月,如今卻成了人們忌諱的時節。(攝影/蕭耀華)

唐代風水學一代宗師楊筠松曾寫道:「古來天子七月葬,士庶踰月禮不曠。」及至明末,堪輿大師蔣大鴻在其著作《天元五歌》也將此句收錄。這句話普遍被解讀為:「古代帝王往生後,常延到七月才下葬。」

為什麼是七月?

從中國古代紀年、月、日、時的天干地支來看,七月就是申月。申字,即「田地中」——田字中間有一豎貫穿田字上下,上天入地,解為「上得天時,下得地利」,因而申月實為「大吉」之月。

果真如此,大吉月又如何變成了鬼月呢?

史學家研究發現,明太祖朱元璋之前,不曾有過「七月是鬼月」的記載,漸漸的便出現一種推測:篤信風水的朱元璋以其政治頭腦與行事作風,極可能得知申月大吉,而不願將吉月與平民共享?因此他派出許多假道士,四處賣符,放出「七月是鬼月」的假消息,讓百姓認為七月諸事不宜,間接達到天子獨享大吉月的目的。

◆《禮記》中的七月

歷史如山,巍然不動,真相在層層考據中逐漸浮現。(攝影/周幸弘)

歷史的考據總是多面,也有歷史學家認為朱元璋會錯意,把「古時天子七月葬」解讀成「七月」這個月,才做了糊塗事;但也有史學家認為此事與他無關。

其實,「古時天子七月葬」一語或可上溯至《禮記》:「天子崩七月而葬。」這裡的「七月」是七個月,因為《禮記》還有下一句:「諸侯五月而葬,大夫三月而葬......」還有:「天子七日而殯,七月而葬。」。

此外,史學家還找到幫朱元璋平反的「證據」——明太祖朱元璋及其後諸位天子,下葬月份分別在五月、六月、九月、十二月的......都有,就是沒有在七月,也使得朱元璋此一傳聞幾乎不攻自破。

◆《佛說盂蘭盆經》中的七月

即使能破除鬼月之說,但中元節則是早早就有了。在佛教傳入中國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,在位者梁武帝依《佛說盂蘭盆經》中的目犍連救母,為提倡孝道,並與民間道教信仰結合,因而有了「中元節」的形成。道教有三官,地官生日為七月十五,這一天也成為赦免亡魂罪業之日。

◆《東京夢華錄》中的七月

北宋孟元老所著《東京夢華錄》,敬祀活動已從七月初一延長到十五,民間舉辦慶典活動,官方祭祀將士英靈。

(待續) 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