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條「很慢」的絲瓜

0觀看次
A- A+

文.簡毓嫺(新竹)

曾經經過路邊一個水果攤,一旁紙板上寫著大大的「『很慢』荔枝」,懂臺語的人看到這個標題,無不會心一笑。「很慢」其實是臺語「現採」的諧音,攤販老闆用這種方式,來表達他賣的荔枝很新鮮,這樣的創意倒也吸睛有趣。

婆婆有雙「綠手指」,總是將菜園打理得整齊漂亮。(攝影/Lek)

我家也有很多「很慢」的蔬菜。我的婆婆八十歲了,身體依然硬朗,自己種了一小片菜園,種過絲瓜、瓠瓜、茄子、芋頭、玉米、四季豆、莧菜、紅鳳菜、高麗菜、地瓜葉等等,數不勝數。她做事極為認真仔細,把菜園打理得好漂亮,我總說她有一雙「綠手指」。雖然我們平日沒有住在一起,但多年來,每個周末一定回婆家小住,享受婆婆親手栽植的有機蔬菜。

我最期待回婆家的晚餐時刻,滿桌的新鮮蔬菜,還有婆婆用心熬煮了好幾個小時的湯。婆婆喜歡和我分享:「這空心菜是三阿伯種的、這冬瓜是珍姊姊種的、這茄子是我剛從田裡摘下來......」我也嘴甜地回饋:「哇!全都是我愛吃的菜耶!每一道都好好吃喔!」婆婆聽了心花怒放、眉開眼笑。有下廚的主婦們都知道,在燠熱的廚房裡揮汗煮飯,是多麼辛苦的一件事,但只要一句簡單的讚美話,所有的辛苦都能化為甘甜的成就感。

或許前輩子與婆婆結了好緣,她總是準備好各種蔬果讓我帶回家。(攝影/黃胤進)

或許前輩子與婆婆結了好緣,這輩子我一直享受著婆婆對我的好。婆婆從不叨念我,也不要我做家事,甚至冬天還會為我燉補湯。人們常說,女兒回娘家總是搬走一堆物資,是「女兒賊」,但我反而是「媳婦賊」。每次離開前,婆婆總是大包小包地準備好蔬菜和水果,滿滿兩大袋讓我帶回家。

有好幾次,看她把冰箱裡的食物都搬出來給我帶回去,我擔心地問:「冰箱都空了,那妳吃什麼呀?」她總是回答:「不用擔心,我的菜園還有好多菜!」她還仔細地把菜上的泥土清洗乾淨,甚至先幫我挑好再用報紙包起來,讓我回去後可以非常方便地料理。

一條看似不起眼的絲瓜,蘊含著婆婆暖心的愛。(攝影/周幸弘)

有天晚上,外頭天已黑,且開始滴雨。婆婆問我:「有一條小絲瓜,要不要帶回去煮?」我心想,絲瓜應該已經採收在冰箱裡,可以帶回家煮絲瓜麵線給孩子們當早餐,應了一聲「好」,便轉身做自己的事。

隔沒一會兒,竟看到婆婆從門外進來,手裡拿著一條絲瓜,衣服上有許多被雨滴打濕的痕跡。原來婆婆聽到我的回答後,立刻冒雨跑到菜園,給了我一條「很慢」絲瓜,當下感動得無以復加!

隔天早上,孩子們的早餐是一碗麻油絲瓜蛋麵線。這碗看似平凡的絲瓜麵線,被加了「幸福的調味料」,裡頭有著阿媽與媽媽的愛,滿滿的、暖暖的。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