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異域」之愛 泰國滿星疊大同中學見聞

0觀看次
A- A+

撰文.謝素燕

卓素慧老師(右)付諸行動,將自己的青春揮灑在異域的土地上。(圖片來源/謝素燕提供)

《異域》,是許多五〇年代人們既遙遠又熟悉的夢土,當「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」的歌聲在耳畔響起時,不知多少人流下不捨的淚水。然而,平凡如我們,僅止於感動,唯有一位芳華少女卻付諸行動,將她的一生青春都揮灑在異域的土地上。她,就是卓素慧老師。

去年與卓素慧老師有過一面之雅,感動於她無私的愛,因而立下心願,希望有朝一日也能踏上泰北之地,親見心中的「異域」。如今,因為參加海外人文交流,願想成真,心中有說不盡的感動。

泰北居民的生活被大山環繞著,生活艱苦可見一斑。(攝影/高明善)

從清邁機場歷經近五小時的車程,終於抵達大同中學,路途雖遙遠,但至少是平整的柏油路。看著遠方悠悠白雲,我不禁想像,三、四十年前當是如何光景?我由衷感恩前人篳路藍縷開闢出這條大道,讓後人得以安全通過。

大同中學有著早期臺灣學校的模樣,其辦公室和禮堂是熟悉的「禮義廉恥」幾個大字。水泥廣場上音聲喧嘩,孩子們正在四處玩耍,看到客人到來,便露出天真的笑容向我們打招呼。

桌桌相倚的位置上,孩子們正一筆一劃地寫著工整的中文字。(圖片來源/謝素燕提供)

上課鐘聲響起,夜色裡,教室傳來琅琅讀書聲,孩子們正在讀誦華文課文;往近處看,桌桌相倚的位置上,他們正一筆一劃地寫著工整的中文字。由於師資缺乏,教室裡擁擠不堪,一個幼兒班級甚至因為班級合併,一位老師需同時教授百餘名學生,這樣的情況,對生活在富庶臺灣的我們來說,是無法想像的。

老師們專注地參與兩天的研習活動。(圖片來源/謝素燕提供)

兩天的研習,大同中學的老師們都專注參與活動,他們因影片中的感人情節而頻頻拭淚,殊不知,也有人因為他們的用心和愛心,流下感動的淚水。禮堂後方,校長的母親和親友正在準備午膳,彷彿許久不見的家人般,我們在異域享用了美味的中國菜,每一道都有著滿滿的愛。

卓素慧老師和新近從臺灣退休、長駐在大同中學的劉芬連老師,她們捨下安逸富足的臺灣,來到一個連沖水馬桶設備都尚未完備的異域學校,為純真的孩子點燃明亮的燈火,在原本荒蕪的土地撒下幸福的種子,許孩子一個希望的未來。在這千里之外的異域,我看見了最溫暖的愛。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