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禮,不亦樂乎

0觀看次
A- A+

圖文.謝素燕

清邁慈濟學校以全人教育為目標,藉由生活教育及人文涵養,來培育身心靈健全的人才。

至聖先師孔子曾言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」我想,如果他能穿越時空來到清邁慈濟學校,必定會面露微笑,欣慰地加上一句:「有禮,不亦樂乎!」

踏入清邁慈濟學校,映入眼簾的是明亮整潔的校舍和綠意盎然的環境,彷彿置身一座桃花源。當學生魚貫進入校園,我看到了動人的風景。

孩子們以跪姿排隊等待老師批閱學習單。

由於我們安排了觀課課程,步入校園的路途中,每每遇到學生,孩子們總是面帶笑容和大家打招呼,甚至有些孩子三五人一組向我們鞠躬問好,這樣的舉動讓人十分感動。此情此景,在一般校園已難以見到。

更令人驚嘆的是泰式禮儀。當課堂快結束時,老師坐在座位上批閱學生的學習單,只見孩子一個個熟練自在地以跪姿排隊,我不禁好奇問道:「為什麼要用跪姿給老師改作業?」孩子們很自然地解釋道:「我們不可站得比長輩高。」啊!這就是所謂的長幼有序吧!

孩子們一個個以小快步躬身而過,並回頭開心地和師長揮手道別。

古人所謂的「趨庭之教」,乃源自孔子教導其子孔鯉,詢問他是否學詩禮?當時,孔子站在庭院,孔鯉從他面前經過時,以小快步躬身而過,因此名為「趨庭」。

我想像著那個被稱為「禮儀之邦」的年代,慨嘆自己不曾親睹。然而,讓我意想不到的是,在清邁慈濟學校放學之際,我見到了類似的情景。當孩子從校長和主任面前經過時,他們一個個以小快步躬身而過,並且回頭開心地和師長揮手道別,依序搭上交通車離去。

孩子們進入教室前,將鞋子整齊有序的擺放於走廊上。

在清邁慈濟學校裡,無論走到哪裡,所見都是如此有禮有序。例如,走廊上鞋尖朝外排列整齊的鞋子,以及教室內桌椅整齊排放;當孩子離開座位時,會將自己的椅子推回原位;升降旗時,就連小一的孩子也靜默有禮,没有任何喧鬧聲。下課時,每個人都帶著笑容,同學們相伴而行,也能看到和藹可親的校長和孩子們自然地談笑。

在清邁慈濟學校,我真切地感愛到「有禮,不亦樂乎!」倘若孔子再世,一定也會對此微笑讚歎吧!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