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70213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358集
爾時娑婆世界會眾歡喜禮敬,
彼土南方世界無量眾生蒙益,
彼此兩土共蒙獲得利益之緣,
厚薄不等,入道之機,多少之別。
具菩薩行因圓,坐蓮華等果滿,
普為眾生說法,妙智所顯圓成,
往南方無垢世界,坐寶蓮華,成等菩提正知覺。
「爾時娑婆世界會眾歡喜禮敬」。龍女轉一個身,很快就轉女成男,她已經具足菩薩所行之相,而且快速往南方無垢世界成佛。龍女坐在寶蓮華上,成等正覺,而且具足「三十二相,八十種好,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」。
看看這位龍女的出現,解除智積菩薩之疑外,還有很多上根智的人的疑問;甚至獻寶珠供佛,佛陀很快就接受了,這也解除舍利弗之疑,了解「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」。
龍女現這個身形,文殊菩薩就將這個因緣引出來了,在娑婆世界完成「因圓趨果」。讓大家看到雖然女身有「五障」,但在龍女身上已經無所障礙,一切相皆是幻化,不應該分別這些形相。
若透徹了解般若的智慧,就了解「真空」的道理,這種純真的智慧,就是回歸於真如本性。智與理互相契合,「因圓趨果」了,轉一個身就是大丈夫相,三十二相具足了,證明她行菩薩道很具足,這樣就成佛了。
在娑婆世界的靈山會上,大家都看到了,「此土」的會眾都很歡喜,轉疑為悟。「此土」,是娑婆世界的眾生;「彼土」,就是「南方世界」,蓮花飄浮在空中,往南方去了,好像向南方眾生說法一樣。
「無量眾生蒙益」,不論東西南北方的眾生都能受到利益。「彼此兩土共蒙獲得利益之緣」。不論娑婆世界或者南方世界,眾生都能得到這樣的因緣和利益。「厚薄不等」,有的人得到很大的利益,有的人只得到微薄的利益,這要看我們的根機是大根或者小機而定,「入道之機,多少之別」,所接受的是深還是淺不等。
我們若相信因緣果報,這因緣是累劫不斷延續過來,每一生世都不斷發願為眾生,生生世世累積菩薩的「行」。累生世的「因」就是種子,這樣一直累積過來,這個「因」圓了,「坐蓮華等果滿」。「因核果海」已經圓滿完成了。
「普為眾生說法」,成佛後,就為眾生說法了。「妙智所顯圓成」,她的妙智,就是累生世「因核果海」,所顯出來的「妙智」,就是完成菩薩的行因,趨向成佛的果實。所以「往南方無垢世界,坐寶蓮華成等菩提正知覺」,這已經是圓滿了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