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受法髓愛雲集

0觀看次
A- A+

 

繪圖/黃逸樵


主講/證嚴上人

人間菩提20230221信受法髓愛雲集
Bringing Love and Hope to Nepal

入群力行無量義
尋訪明見苦源頭
守護學子伴成長
信受法髓愛雲集

在尼泊爾的藍毘尼,慈濟志工訪視貧苦家庭,看看他們的生活多麼辛苦啊!他們雖窮卻安分守己從事農耕。大地生養萬物,我們也仰賴農耕作物的餵養,可惜當地的農民因為農業技術不發達,擁有土地的人也不多,加上勞動人口不足,大片土地無法被妥善開發,自然無法從中獲得經濟生活的改善。

志工菩薩善用心,從物資發放到人文教育

那裡的孩子缺乏衣物,即使天氣寒冷,也只能穿著單薄的破衣且赤足踩在地上。志工於心不忍,他們一個村莊、一個村莊地深入了解貧苦家庭的實際生活,並以視訊連線回報本會訪視的情形,最後決定致贈學校的學生制服、鞋子和文具用品。

志工在藍毘尼的幾所學校發放制服和文具用品,同時教導學生禮節。「禮」就是「理」,讓學生在生活中自然培養出應對進退的禮儀。志工所做的事令我感到欣慰,更歡喜與感恩這一群志工菩薩走入人間幫助窮苦,帶動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教育。

值得一提還有當地企業也召募民眾投入慈濟的發放工作,大家穿起志工背心一起做善事,這是很好的接引和生命教育。

此外在藍毘尼大學,志工沿用臺灣「教師聯誼會」的經驗,他們在校內組織教聯會,與校長分享慈濟的教育理念,也和老師們相互交流教學經驗。志工走入校園帶動「人文教育與靜思語教學」,希望與學校的師長讓學生在整齊的制服之下,培養出端正的品格,重視人文教育的養成。

讀誦思惟入法髓,從菩薩道走向成佛之路

幾天前,來自四個國家的慈濟志工在印度菩提迦耶,在一位法師的引領下,他們虔誠地朝山禮拜,並坐下來誦持《無量義經》。

《無量義經》是慈濟的法髓,也是《法華經》裡的其中一部。佛陀當年講完《無量義經》之後並沒有從法座起身,他在定中放光。他沒有說話,這又被稱為「離言法華」,佛陀在放光中講大法。

《華嚴經》是佛陀成道後向文殊、普賢菩薩等講述的經典。這部經主要講因果,偏重佛陀在果地的莊嚴,這是讚佛功德,因此有人說,不讀華嚴,不知佛的尊貴。至於《法華經》,則是佛陀入滅前所講的最後一部經典,針對凡夫講如何成就菩薩道,這同時也是成佛之路。

《華嚴經》含攝無量法,因此華嚴入法華,等於無量法入一法,這兩部經典都是佛陀開示如何成佛以達圓滿究竟,而覺悟的境界就是華嚴的世界。

佛陀在《法華經》教菩薩法,我們可以每天誦持其中的《無量義經》,隨身攜帶經本,每天讀誦。志工菩薩行入人間、付出愛心,很自然感到法喜充滿,而減少煩惱無明所帶來的困擾,這就是掌握了《無量義經》的精髓。

請大家把握時間深入《法華經》的精髓《無量義經》,善用健康的身體和心腦,將法髓運用在自己的身上,聞法、修法與傳法。

(整理/明學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