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30219慈悲喜捨恆願行
Embracing Our Guiding Principles of Loving-Kindness, Compassion, Joy, and Equanimity
慈悲喜捨恆志願
身體力行固磐石
修己利他向善道
心包太虛愛無窮
慈濟的慈善工作開始至今已經超過半世紀,這是以佛陀開示的慈、悲、喜、捨「四無量心」為基礎所開展的人間菩薩道,至今方向不變。「守志奉道,其道甚大。」感恩大家有心有願,以信、願、行投入志工服務,信念如磐石般穩固。
世間苦難偏多,內心有著無明煩惱的人也偏多,慈善工作需要更多愛心人士來參與,淨化人心的工作也仰賴大家一起做。
「貧」與「貪」字的字形相似,寫法只差一點點,事實上兩種情境也與人的心態相關。貪心不足的人因為感到匱乏而貪求得到更多,這是心靈的貧窮,苦不堪言!如今的社會,需要心靈淨化的人,並不比需要救助的貧窮人來得少。
開心包容天下事,造福修慧去無明
比上不足、比下有餘,只要能這樣想,人生便能知足。與其追求財富,不如人人為善競爭。「虛空有盡,我願無窮」,但願人人在有限的生命中,放棄物質的比較,轉而追求生生世世得以延續的慧命。
在六道輪迴中,人道的眾生最容易修行。修行,並不只是為了獨善其身,而是要自利利他、兼利天下。很感恩慈濟志工聽進我的話,願意身體力行在人群中造福修行,減輕煩惱、增益福慧。
師父只是走在前面為大家指出方向,一手動時千手動,大家朝向同一個方向,也走上人間菩薩道,才不會錯過難得的人身。我的志向是弘法利生,大家聽師父開示多年,只要有人願意聞法,我都很感恩。雖然我的年紀大了,可是我不願休息,因為無聲無息便無法度化人間。
只要活著的每一天,我們都能從事對人間有益的工作,而且只要把心門打開,心包太虛、量周沙界,懂得包容天下的一切,自然圓融而沒有紛爭。人心調和既不會毀損美好的山河大地,也能讓人間更加祥和。
(整理/明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