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華經 提婆達多品》龍女獻珠 以智契理

0觀看次
A- A+

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

20170210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356集

龍女深智意會,
智積菩薩乃是多寶佛之良胤,
舍利弗乃釋尊之上座之弟子,
智積之疑猶略,舍利弗疑念深。
二賢如是,群機可知。

若更持詞以辯,終以為虛妄之言,故借獻寶珠之誠,佛納受之,以為真如本質平等,眾生皆可成佛,獻珠欲顯速證。

「多寶佛之良胤」,因為龍女的智慧很淵深,她了解,智積菩薩是多寶佛弟子中最親近、最能明瞭多寶佛意旨的弟子;就像在娑婆世界,舍利弗是佛入門弟子中「智慧第一」的上座弟子。她已了解這兩位菩薩於佛教化眾生的代表性。

隨多寶佛而來的智積,也是上座弟子,稱為菩薩,跟隨古佛而來,可見他親近多寶佛身邊,已經長久不斷在修行。而舍利弗,已是佛陀弟子群中智慧第一,佛所講的法他一聞能解,只是還沒有發大心入人群,還未身體力行,「六度萬行」還未具足。所以,智積菩薩的疑,「猶略」就是較少,因為他六度因行,跟隨古佛而來。

兩尊菩薩在對答當中,龍女忽然現前,表示事實勝於言辯,如此,智積菩薩就能解疑了。舍利弗的疑念還是很深,龍女也知道,娑婆世界的舍利弗,以及東方世界多寶佛的弟子,這兩位都是「賢」人。

「二賢如是,群機可知」,兩位賢人有這麼重的疑問,自然娑婆世界的眾生疑問更多。這是「龍女深智意會」,龍女的智慧,已經證明娑婆世界凡夫的疑慮,這個疑無法體會,不能了解。

「若更持詞以辯,終以為虛妄之言」。龍女為了要證明,用誠意獻寶珠給佛陀,佛陀歡喜接受,用此表達「真如本質平等」。眾生平等,只要我們人人將這分度眾生的誠意歡喜去付出。這個誠意不是短暫的,是累劫長時間的誠意,龍女也是「六度萬行」,長時間在付出,這就是誠意。

接下來的經文,龍女獻珠,即是表達發自內心的誠意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已經「六度萬行」走過來了。雖然是短暫的誠意奉獻,佛陀即時將它接受過來,其實是表示很長的時間。

「故借獻寶珠之誠,佛納受之」,龍女獻珠,佛納受了,「以為真如本質平等」。我們能夠體會「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」,那一念誠意,就是心、佛、眾生平等,三無差別。「眾生皆可成佛」,所有眾生都能夠成佛,龍女也可以成佛。

「獻珠欲顯速證」,獻珠給佛陀,就表示成佛與獻珠的時間一樣短暫。我的誠意,佛陀能夠快速納受,表示證佛的境界就是這麼快速。
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