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21223醫教合和穩社會
Benefiting All Living Beings Through Tzu Chi's Missions
慈悲善願護貧苦
醫教合和止病源
守志奉道為眾生
安穩社會淨心靈
疫情之下,人人心存惶恐,不過這二、三年以來,大家也慢慢產生了與「疫情共處」的心態。
人生是苦,有人就會有疾病,一切疾病都有它的源頭;要如何預防?如何注意?如何接受......病菌不斷變種,我很擔心社會大眾的心態鬆懈掉。「預防」很重要,未來我們還是要持續研究,才有辦法了解疾病的因應之道。
生在人間,社會要穩定,首要注重人的健康;人不健康,社會就不會健康。
病從口入,每日三餐,難道一定要吃肉才能維持身體健康?其實,動物身體經常帶有病菌,人類殺牠、吃牠,真的會健康嗎?
人類的造作,常常自我矛盾,葷食是病源之一,五穀雜糧天生地養,青菜水果菜根香各有不同滋味,是人體最有益的營養來源。
想要維持身心與智慧都很健康,期待人人注重疾病預防,一旦真正有病,就需要有醫療來守護生命、守護健康、守護愛。
有志一同,化惡為善
慈濟很有幸,慈善、醫療、教育、人文,四大志業都有一群有志一同的人,很認真、很虔誠的為社會人間付出。
走入慈善,看見貧窮苦難人的需要,除了給予物資,我們也要想辦法翻轉他們的人生,讓他們了解衛生常識。
大家都說「為眾生」,但其實思想很重要。心腦要如何會合?唯有靠教育,若能透過傳遞科學知識,或是透過醫療體系來教育,讓人對生理、心理產生分析,以科學證據提出社會大眾都能夠接受的生活方式,建立衛生觀念,相信感染病總會減少。
醫療的志願就是要治病,所以醫生要守志奉道,守護好當初選擇醫學的志願;而老師、教授們也要守好教育的志願,用心將學生教好。
我也得要守志奉道——這輩子既已出家,就要為所有社會人群付出,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眾生、動植物,都要疼惜。
期待大家一定要「合和互協」,若能做到合心、和氣、互愛、協力;人人觀念會合,有志一同,把握這輩子為人間付出,相信不論發生什麼樣的事情總是會翻轉——化惡為善。
想要做到這樣,需先淨化人心,期待大家再接再厲,相互配合,虔誠用愛,天天付出,天天感恩,請大家多用心。
(整理/洪淑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