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21120長情厚愛覺有情
Nurturing Love that Is Deep and Lasting
深信因緣知果報
慈悲喜捨予眾生
善護地球力減碳
長情厚愛覺有情
談佛法離不開「因緣果報」,我經常告訴大家不要迷信,但絕對要相信「因緣果報」。我們現在所得到的其實是一個「果」,因為過去已經種下了「因」,就像我們今天共聚一起,其實是個「結果」。
承擔志工,發揮良能落實佛法
我們最可貴的共同點是一同走入慈濟,這條菩薩道路是大家共同成就的,並不是師父請大家來做,你們就來了。師父只是一個「因」,至於「緣」則需要各位自行把握,也就是你們向師父說:「師父,我們來做!」於是大家就去做。
如果沒有進來做志工,無法發揮生命的良能。過去種下的因,才有現今結成的「果」,大家盤點人生時,少不了自己對於行動的選擇。此外,我們也要多結眾生緣,接引更多人一起來做,告訴與自己有緣的人「我在做慈濟」,以及在慈濟感受的歡喜和感動,歡迎他人一起來體會。只要有參與就會有感受,找到生命的意義就不會空過人生。
貧病之苦,是菩薩來人間的一大因緣,在《法華經》中,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是為了教菩薩法,為了苦難眾生而走入人群。經文並不是懸空的道理,而是修行的依據,幫助我們腳踏實地精進,將佛法落實在人間。
共知共行,減碳生活搶救地球
佛陀體會人間的苦難而成為大覺者,他以廣闊的道理引導我們走向正確的人生方向。佛陀悲憫眾生,而所謂的眾生並不是只有人類,地球上還有很多的有情眾生。只要人的心念正確,其他的眾生也能自由自在地生活,天空飛的鳥獸不會有獵人獵殺,地上走的動物也不會有人傷害牠們。大自然與天地之間的平和,有賴於人類的健全心態。
地球現在有八十億人口,早就已經「超載」了!怎麼辦呢?紐約的「氣候時鐘」提醒我們,人類只剩下六年多的時間可以拯救地球。時間轉眼就會到來,我們要趕快積極減碳,認真照顧地球。
該如何減碳呢?如果我們一直消費就必須不斷地製造物資,那會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。假如我們愛惜物命,人人珍惜物資、減少浪費,降低消費欲望就能減碳,這樣才可能挽救地球。因此回歸簡樸的生活很重要,這對於我們的生活品質不但不會降低,反而是心靈的提升。
好的觀念還需要有人共知、共行,請大家廣為宣導,啟動街坊鄰居一起來愛護地球。只剩下六年的時間,若能做好減碳的工作,地球才會平安,氣候變遷也才不會那麼劇烈。關於這一點,我們有責任去維護,也是大家能夠努力的。
菩薩談情,談的是覺有情;菩薩說愛,說的是清淨無染的大愛。慈濟推動的志業,需要大家廣結善緣,情要長、愛要深厚,期待大家相互影響,共知、共識、共行。
(整理/明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