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21119道心堅定向前行
Helping Lumbini, the Birthplace of the Buddha
虔誠回饋佛故鄉
悲智傳法入人群
一生無量招菩薩
道心堅定向前行
感恩星馬地區的志工菩薩們促成在尼泊爾藍毘尼的首次大型義診,發揮了很大的力量。師父羨慕你們的雙腳能踏上佛陀的出生地,親自在當地幫助貧病者,虔誠地回饋佛陀的故鄉。
弘揚法華精神,接引在地志工行菩薩道
現今印度的聖地菩提伽耶是佛陀成道的地方,兩千五百多年前,迦毗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,年紀輕輕便注意到皇宮外面的人民生活窮困,世間的苦難包括生老病死等,而人間的實相就是「無常」,於是離開皇宮去尋求真理。
修行悟道之後,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。當時交通阻隔不便,佛陀慈悲說法,想向世人傳達修行的智慧,但必須費盡苦心。反觀今日,很多人都說這是「末法」時期,佛說《法華經》的正法可以傳五十代,假如以每五十年換算一個世代,我們此時正是法華精髓能否延續的關鍵時期。雖是「末法」時代,我們依然可以讓《法華經》的菩薩法重啟一輪,接續下去。
與佛陀時代相比,現今的時空變化很大,當年交通困難、傳法不易;而今拜交通與科技之便,我們可以讓佛法走入人群。星馬地區的慈濟志工就近到佛陀的出生地藍毘尼,了解那裡的貧窮苦難與落伍的教育等,訊息傳回本會,接著志工在很短的時間內,運用智慧實際救拔那裡的貧窮苦難。
慈濟志工在藍毘尼親手遍布施,實在很有福!感恩各位菩薩們發揮大愛,更期待能在佛陀的故鄉廣為「招生」,接引更多在地人珍惜良能,發揮佛陀的智慧幫助自己的國家,一同成為助人的菩薩。
拔苦復為說法,推動教育並開創模範村
慈濟在尼泊爾的慈善工作除了提供義診醫療,重要的一環包括落實教育。教育是孩子們的希望工程,幫助他們就學與接受職業訓練,將來才有機會翻轉貧窮,改善現今的生活狀態。
此外,慈濟人醫會可以提供醫療衛教,與當地衛生單位合作,教導民眾如何預防疾病,將社區醫療的概念落實在鄉村。在義診與發放的「拔苦」之後,希望能為之「說法」,教導民眾建立正確的知見。
未來我們規畫深入民間、深耕社區,在社區中落實慈善、醫療、教育、人文與環保等慈濟志業的「四大八法」,在當地開創一個模範村,再推行到其他的村莊。
我們有心幫助他們,雖然也有能力所不能及的地方,但是我們可以盡心盡力做能做的事,也就是在能力範圍內協助他們從有形的建設,以及無形的心靈工程去開展,幫助他們改善生活與建立信心。
我對於海外志工向來期許「就地取材」幫助當地,但是位在花蓮的慈濟本會以及世界各地的慈濟志工都是堅強後盾。請星馬地區的志工菩薩們儘管放心去做,希望大家善用自心、道心堅固,步伐穩健地走在人間菩薩道上。這是我們今生最有價值的事,相信各位都與師父有著同樣的感受和心情。
有了各位,師父也才有力量,要不是你們代替師父將佛法落實在當地,相隔遙遠,光只是關心也起不了作用。感恩大家有志一同,並請記得多多培養在地的人才。一群人擁有共同的目標,讓菩薩「成群」才能走得更遠。感恩與祝福大家!
(整理/明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