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主講/證嚴上人
人間菩提20221112慈悲濟世期共行
Tzu Chi Path is a Broad Path for Doctors
志為仁醫守護愛
真空妙有在其中
拔苦予樂邀善士
慈悲濟世期共行
在人世間,聲名、地位代表什麼意義呢?其實這些外在的東西都只是「假」的。生命真正的價值,就像我們聽見臺中慈院醫療科座談與分享,醫療團隊用生命搶救生命,用心、用愛走入病患的生命裡,這是我認為慈濟醫療志業最特別的意義,也是最難得的價值。
搶救生命,恩同再造累積福業
有的人一生病,苦不堪言甚至痛不欲生,痛苦到不想再活下去。可是人的心理有時候也很矛盾,為了解除痛苦還是希望得以求醫,可見大多數人還是貪生怕死。
只要疾病可以獲得治療與改善,病人還是希望可以活下去。至於醫師治療病人的目的,也在幫助他們獲得健康,讓生命得以擁有更好的品質繼續生活下去,只是要做到這樣可不簡單!
醫師以「救人」為職志,養成需要很長的時間,為了守志奉道,行醫這條路相當辛苦,但是堅持做到了,這就是生命的價值。看看臺中慈院大腸直腸外科的林醫師,不僅鼓勵病人提起生存的意志接受治療,當病患同時擔心生活經濟,他不僅為這位長者開刀,還默默給予資助,仁醫仁術就是造福的人生,這比名醫更令人佩服。
佛法告訴我們「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。」我們所做的事最終都會回到自己的身上。在醫療志業服務的醫師菩薩們,金錢賺得再多終究萬般帶不去;可是我們的第八意識,也就是「業力」卻能捨此投彼,繼續帶到下一世。
醫師眼見病人有病痛,甚至因為疾病而擔心死亡,當盡力幫助病人解脫病苦、改善健康,拔苦予樂等於恩同再造。像這樣造福人生的善業,才是生命唯一可以帶得走的東西。
一念心轉,凝聚大愛共造福田
師父每天都向大家道感恩,感恩各位雖然在各行各業卻同樣用心在付出。醫師這個行業說來很辛苦,有時為病人手術,一開刀就是一、二十個小時,他們守候在病人身邊,希望病人重新找回健康,用生命守護生命,與死神在拔河。
總之,感恩的事情多到無法以言語表達,不過我相信「自造福田、自得福緣」。慈濟的菩薩大道需要菩薩成群,像臺中慈院醫療團隊這樣的好人好事,師父希望「德不孤,必有鄰」,也就是能帶動多一點人一同來參與。
師父雖然不是醫師,無法替人治病,不過我應該也醫治了不少人的內心,幫助人們轉念,化煩惱為菩提。當一念心轉,不但能看見光明,當人們發揮大愛而投入善行,便又給予我更強大的力量。
(整理/明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