盤點生命正精進

0觀看次
A- A+

 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林美蘭


主講/證嚴上人

人間菩提20221111盤點生命正精進
Seizing Time to Pass On the Buddha's Teachings

師徒相會惜過往
法脈永續代代傳
盤點生命正精進
把握分秒勤修行

各位菩薩們,一年又一年地過去,師父每年一定在過年前行腳到各地為大家歲末祝福。一天有八萬六千四百秒,時間一秒一秒地消失,今天已經過了幾秒鐘了呢?

做生意的人每一天都要盤點進貨,到了晚上也要計帳,每天的時間運用也是如此。從晚上十二點一過,凌晨的第一秒就是一天的開始,每天以「秒」計數過生活,就會知道應該把握每一秒鐘,注意自己的身、口、意業,既不要說錯話,也不要生起不好的念頭,這樣才不容易走錯路。

我經常講「過秒關」,如此精細而微小的時間計數,是用來自我警惕「是日已過,命亦隨減,如少水魚,斯有何樂。」請大家發心立願勤精進,每一秒鐘都在自己的心念上用功,慎勿放逸。

志工凋零,師徒相見格外感嘆

師父每次行腳到各地,最感慨的就是到了某地得知某某人沒有來。每當問起,一旁的人就會向我解釋,某一位因為年紀大了、行動不方便,某位則是臥床也難以前來等等。回想這些無法來見師父的弟子們,他們過去是那麼精進地在菩薩道上,如今年齡也和師父差不多,若非年邁,有的已經往生了。

像是臺東的第一位慈濟種子黃玉女老師,九十多歲的她也已經走了,師徒今生再也見不到面了!當年我從西部來到東部花蓮,早期如果到臺東就是住在她家。她的婆婆也是很親切,我每次去,老人就牽著我的手,說:「來啦,師父,我很歡喜看到您來。」

「我如果來,都打擾你。」聽見我這麼說,她就回答:「師父啊,您的腳步如果踏入門,我們的福氣就來了!」很歡喜師父到他們家去。

慈濟在臺東開始辦慈善救濟與急難救災,那時我都親自去勘災訪視,一去臺東就在當地住上好多天。那時在做慈濟事的人就是黃玉女老師和王添丁校長。他們夫婦一位是校長、一位是老師,在臺東幫師父將慈濟的腳步走出來。

這次行腳,我由南部到達臺東,她還到靜思堂和大家一起迎接師父。當我下車,第一個牽著的就是她的手。黃老師在我抵達時還能讓我在下車第一個見到她,我心裡很珍惜。然而牽起她的手,我知道這是她與師父最後一次見面了!

珍惜時間,身體力行傳揚佛法

黃老師的兒子王壽榮居士,四十多年前因為工作的關係搬到嘉義,至今一直投入在當地的慈濟志業。王添丁校長、黃玉女老師以及他們的媳婦都從事教育,這個以教育傳家的家庭也一代傳一代地做慈濟,子孫相傳至今已經有第三代也出來做志工。

在我行腳到嘉義時叮嚀王壽榮夫婦,雖然家裡的慈濟種子傳到第三代,請記得還可以延伸到第四、五、六代。在《法華經》裡,佛陀說佛法要傳至第五十代,佛法流傳至今,我認為不僅五十代而已,即使現在我們還是繼續在傳揚佛法。

我這次行腳,若是你們也關注師父的行程和開示,應該知道我每天都在把握時間,希望傳承佛陀教法的精髓《法華經》。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就是教菩薩法,師父希望能將這個理念傳揚下去,同樣地也請你們要廣傳。

儘管時間抓不住、摸不著,它的流逝更是擋不住,盤點未來,這個身體還剩下多少時間?身體支撐著我們想做的事,也在為未來的方向增加力量。師父畢生想要走的方向已經確立,但還必須增加力量並且把握時間,才不會有絲毫的偏差,而這就是「生命」。

(整理/明學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靜思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