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圖/黃逸樵;錄音/人文志業廣播部 張嘉玲
20160831證嚴上人講演《法華經》/大愛臺《靜思妙蓮華》1263集
古今佛合會眾所讚稀有,
衷心敬恭瞻仰望聞開示;
大樂說菩薩不禁發言問,
欲得速解疑求願除障礙。
「古今佛合會」,古佛,就是多寶佛,在無量劫以前就已成佛,是他方世界的佛。現在,釋迦佛於娑婆世界講說《法華經》,多寶佛從地湧出寶塔,古佛、今佛會合在一起,大家都很驚奇,也很歡喜,讚歎未曾有過這樣的景象。釋迦牟尼佛在〈法師品〉讚歎持說法的人,講完之後,寶塔現前,在場人人無不讚歎稀有難得。
現在佛陀開講《法華經》,古佛來見證,大乘圓教是救世良方,寶塔從地湧出,塔中出音聲;大家讚為稀有,打從內心讚歎。寶塔,就是形容六度萬行,修福修慧。
塔,顯示佛德之高。大家讚歎,從心起恭敬,要瞻仰高縱到雲端的塔,就是瞻仰佛德,福慧具修,六度萬行完成。現在大家仰望,佛陀繼續開示,佛德到底是如何累積起來的?接下來,就有大樂說菩薩,〈法師品〉是藥王菩薩,現在,佛陀以大樂說菩薩為當機者。
大樂說菩薩,看到大家一直仰慕佛陀萬德莊嚴,如寶塔高縱一樣,因緣已經成熟。大樂說菩薩開始代替大家請問,「欲得速解疑」,希望讓大家趕緊將這個疑,稀奇的心能夠解開,了解法的內涵,所以,「求願除障礙」,替大家求願,解除疑的障礙。因為《法華經》處處提醒我們,要解開對法的疑惑;所以,大樂說菩薩要代替大家解除疑惑,他要請佛開示。
開示,是開佛知見,示佛知見,使眾生悟佛的知見;希望眾生能聽佛陀開示,眾生能悟佛知見,這就是開示的主要目的。
大家看到寶塔在虛空中,塔中現出音聲,大家從內心感受到法喜。趕緊起身,集合到佛前來,用很恭敬的心,要請佛陀為大家解釋。表達虔誠的心之後,大家再退回到自己的位置,表示親近的意思。我們若得到法喜,要更親近,回歸本座,好好地繼續聽法。
《法華經》現在講到〈見寶塔品〉,形相來說,「五百由旬」有二萬里的高,其實,這是一種顯法,顯佛德之高;塔本來就是「顯德」,亦即修行德行之高。
用「六度萬行」的智慧,福慧要適應眾生的根機,用六度,隨眾生所需要去付出;從無明中的眾生,吸取智慧,從苦難的眾生結福緣、造福業,如此,六度萬行,菩薩行因完成。德之高,就以塔之高來譬喻。這些道理,我們要聖化、理化,千萬不要神化,否則,就會偏了。
(整理/釋德清、明漠)